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牡羊座運動傷害全紀錄:健身狂的悲催日記

分享
2025-07-21

Day 1:興致勃勃開啟「30 天地獄減脂挑戰」

開啟挑戰前,我看著鏡子裡魄力十足(其實根本沒睡飽)的自己,心裡咆哮:明天我就是人間最高代謝!

身為牡羊座,只要腦子裡閃過「我可以更好」四個字,手指就會自動開啟 IG Reels,把#30DayShred、#HIITKiller、#爆汗燃脂全部收藏。凌晨三點,我帶著興奮和睡眠不足的混合狀態,把房間地板鋪成臨時健身房:彈力帶、壺鈴、瑜伽墊散落滿地,像一場熱血卻混亂的演唱會後台。

第一天影片教練說:「開始前先動態熱身 5 分鐘。」我直接跳過,心想我有年輕的肉體還怕什麼?衝刺波比跳 30 下、深蹲跳 50 下、伏地挺身到力竭。肌肉瞬間燙得像剛出爐的車輪餅,汗水讓地板變溜冰場。結束後我自拍一張咬牙照打卡:「牡羊座起跑,無人能擋!」結果隔天起床,大腿前側像是被水泥灌滿,屁股痛到無法下樓梯,刷牙只能單腳站立,成功獲得人生第一條「鐵腿勳章」。

  • 錯誤示範:完全跳過暖身與冷卻,第一週就把強度拉到最高。
  • 牡羊警語:衝動是魔鬼的肌肉撕裂者。

Day 7:肩膀「霹靂啪啦」進廠維修

每個牡羊座都曾經說過:「我今天感覺可以雙倍重量!」結果隔天感覺手臂不是自己的。

挑戰進入第七天,我迷戀上「一天破一次 PR(個人紀錄)」的刺激感。教練影片說:「新手可以先從空槓 20 公斤開始。」我直接把槓鈴加到 40 公斤,心想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知道極限在哪。結果第三下時,右肩發出清脆「啪」一聲,瞬間像有人把針插進肩峰鎖骨關節,整條手臂呈現 120 度不自然懸空。

當下我以為只是小扭傷,照鏡子發現肩膀線條不對稱,像被大風吹歪的帳篷。衝動讓我堅持把整套胸肩課表做完,回家後痛到連 T 恤都脫不下,得用嘴咬衣角才能脫掉。隔天掛號復健科,醫生邊看超音波邊搖頭:「三角肌部分撕裂,至少要休息 6 週。」我當場愣住,30 天挑戰才跑四分之一,肩膀就先舉白旗。

  • 診斷結果:肩旋轉袖拉傷 + 肩胛不穩定。
  • 牡羊省思:PR 不是靠意志力就能衝出來的。

Day 15:健身房「高強度間歇躺平」

正常版標題:爆汗 Tabata;悲劇版標題:平底鞋 vs 跳箱血案。

15 天過去,肩膀還綁著護具,但我怎麼可能乖乖休息?上網看到「低衝擊高燃脂跳箱訓練」,信心瞬間回歸。跳箱高度 60 公分,我跳第一下沒踩穩,整個人劈腿卡在箱子上,現場「匡啷」一聲清脆,健身房瞬間安靜,所有人都看向聲音來源——也就是屁股開花的我。

護理員衝過來時,我硬擠出笑容:「沒事!我只是在示範錯誤動作!」心裡 OS:牡羊座面子比尾椎痛還重要。X 光結果顯示尾椎輕微骨裂,醫囑:「避免坐姿,趴著休息 2 週。」這下真的變「躺平巨嬰」,連電腦都得架高到站立桌高度。朋友來探望,看我趴在床上追劇還開玩笑:「你現在是拼音羊座,因為只能咩咩叫跟滑手機。」

  • 受傷 GPU:Glutes Pain Unit 全天候啟動中。
  • 牡羊血淚教訓:別把跳箱當三分球跳投看帥度,踩穩才是王道。

Day 30:回歸初心,與衝動和平共處

醫生說:「你的肌肉有記憶,但記憶裡都是錯的。」

30 天結算:肩膀護具還沒拆、尾椎坐墊還在、鐵腿進化成肌肉記憶。但我把受傷過程做成 Reel,意外爆紅,留言區全是牡羊座哀號:「原來我不是唯一一個 HIIT 把自己 HI 進急診!」我開始檢視這個「一開局就衝到底」的個性。

透過物理治療師的評估,我才知道長期肩胛不穩、臀中肌失能才是高風險因子,跟我衝不衝動其實只差了「加速度」。於是把牡羊火力轉向「六秒鐘法則」:任何新動作,先花 6 秒鐘觀察、對照鏡子、啟動核心,再開始。訓練強度從 100% 降到 70%,留 30% 給身體回饋。

現在的我,每天練之前做滾筒、肩胛穩定、臀橋,像老干部暖機。我不再打卡 #MaximumSuffering,改成 #SmartAries。一個月的「悲催日記」反轉成「重生週記」:肩膀恢復 80%,尾椎可以短坐,最大收穫是知道「休息本身就是訓練的一部分」。衝動依然在,只是加了煞車皮。

  • 重生裝備:彈力帶、按摩球、六秒鐘的呼吸。
  • 牡羊座右銘:慢下來,不是怯場,是為了下一次更猛的起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