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射手庇護打工記:365天換宿環島完成率

分享
2025-07-21

啟程:射手的箭已離弦

射手座幕後獨白:「我只是想把履歷改成一張地圖。」

去年春分,我把提款卡餘額跟手機截圖傳給家人,不到兩萬塊就是我環島的起點。網路上找打工換宿社團,滑到手指冒汗,發現島上竟有超過 820 間店家願意用食宿交換勞力。

我依照星座習性,把所有點位在 Google Maps 標成箭靶符號,距離我最遠的先打星號:墾丁潛水店、台東長濱咖啡烘焙、蘭嶼小飛魚拼板舟、南投糯米橋木工坊、北海岸燈塔青年旅館…… 射手的直覺告訴我,離開舒適圈的半徑,就等於成長刻度。 特別跑到廟裡求籤,籤詩寫著「遠行得利」,我自動腦補成官方許可。

於是,我幫自己訂了一條看似浪漫、其實窮到不行的規則: 365 天內,用打工換宿完成環島,並且要找與「庇護」意象有關的場所。 這個詞是我在書上看到的外來語「Asylum」,意指「在瘋狂世界裡保留喘息」,我覺得同為射手座的人會懂。

東海岸:太平洋的庇護所

四月的台東還有點涼,老闆娘阿努姐把整台 Delica 改成行動咖啡吧,車尾掛著木牌:「來杯勇氣拿鐵,送無敵海景。」

工作內容超乎想像:清晨四點烘豆、七點扛瓦斯上上下下、十點被客人問 87 次「有沒有 WiFi」。射手座的我原以為膩了就閃,結果竟住滿預定的 30 天。原因很簡單:浪來了。

射手定理:自由感的極致,其實是把自己鎖在一個視野最寬闊的地方。

夜裡,我坐在堤防,看月光把太平洋切成銀色的箭道,突然懂了為什麼叫「庇護」——在這裡,只要專注把咖啡豆的色差降低 2%,就等於療癒世界的一小部分。

月底結算成果:

  • 拉花成功率從 35% 飆到 88%
  • 記住 52 位衝浪客的調性,包括誰喝奶霜加鹽、誰點冰美式去冰
  • 存到第一筆回饋——客人留下的日幣 500 円與一封日文感謝信,被我當護身符黏在行李包內側

我在地圖上把長濱那格填滿亮橘色,象徵完成率 8.3%,箭已上膛,繼續北飛。

北返:山與燈塔的歸宿

寂寞?射手座字典裡沒這個詞,但我到現場才明白,寂寞是副詞,不是形容詞。

阿財伯是燈塔第三代看守人,他帶我上塔頂時說:「風大時,玻璃聲音像女高音,那就是燈塔在打呼。」我每天做的事,就是陪燈塔打呼:換燈泡、記潮汐、給迷路的海鷗拍照。第三週開始,我在塔下擺一張二手高腳椅,掛牌「借光小酒館」,用玻璃瓶裝老闆自釀的薑絲啤酒,交換旅人的故事。

某天傍晚來了一位女登山客,邊喝啤酒邊對我說:「我以為登頂是終點,結果只是新的觀景窗。」那一刻,我心跳漏拍,忽然想起射手常被告誡——追求新鮮是正常的,但留下痕跡才能被記得。

20 天後,我整理統計:北海岸段落完成率達到 16.7%,累積貼紙、明信片、甚至還有旅客畫的燈塔素描共 47 張手作回饋。我把這些東西全掛在背包外側,變成移動煙火。離開前的那晚,我把那張女登山客送的素描貼在塔門,寫上:「庇護不是屋頂,而是有人記得你曾經發亮。

南下:糖廠、老宿舍與二手青春

十月,溜進台南善化的老糖廠,蔗香黏呼呼地黏住鞋子,我像走進時光的糖漿。 這裡提供的是我整趟旅程最奇幻的工時:早上四點半跟蔗農伯伯騎著改裝野狼機車巡田,中午用製糖鍋爐餘熱蒸粿,下午把倉庫改成二手市集。老闆娘說:「甘蔗吃土長大,我們吃甘蔗長大,活一天就要讓土地的甜在嘴裡多待一晚。

射手座胃袋很誠實,我答應連續待 40 天。每天結束後,我在園區角落發現一台故障的茄芷三輪車,突發奇想噴漆改成行動借書車,取名「蔗裡庇護所」。我把自己沿路交換到的書排成十二星座專區,並留空白頁給住客寫「內向的冒險」。

慢慢發現:原來打工換宿不是等價交換,而是離散聚合。我和客人一起用淘汰甘蔗渣做再生紙、把黑糖蜜煮太妃糖、甚至幫一隻因風災受傷的領角鴞取名「啾比」做夜間導覽員。

離開那天早上,啾比竟飛到製糖煙囪頂端送行,現場響起所有人拍手,我想射手的心就是因此被射中:原來最遠的旅程不是環島,而是把陌生人變成隊友。

我把善化那一格染成焦糖色,完成率推進到 27.5%。背包已經重得必須托運,但心卻輕得可以順風飛翔。

離島:蘭嶼的拼板舟公約

十二月,高雄港回郵船票 550 元,南下 22 小時海浪,只為兌現網路上那句「只要你在曬飛魚的季節幫忙翻魚乾,就給你一艘拼板舟。」

達悟族的阿浪哥見到我只問:「你耐得住多久?風季要來了。」我做了一個射手誇張的深呼吸,攤開地圖劃掉剩餘的格子:「42 天,回台東坐船回台灣,剛好趕在明年春分前環島達標。」

風真的來時,全島停電三天,我們點煤燈、蓋飛魚乾、一起吃男人限定的魚眼。黑暗裡,阿浪哥把傳說故事變成海浪聲:「很久以前有天神射箭,箭落在島中央成山、尾羽則化成 9 片飛魚翅,所以島民唱歌一定要有 9 個轉音,射手從不孤獨,因為箭有尾羽陪。

我在背心寫下「Sophia the Archer」,跟國小學童學拼板舟的第六片板,掌心被釘子劃破還得咧嘴笑。弧線就像射手的期待,寫著自由卻容許風在縫隙。 到第 35 天,風停,海面像碾平的玻璃,他們把新建造的迷你舟命名「S的新一代」,讓我獨自劃到浮潛區,回頭岸上是 30 位族人以手掌比心,像 30 支箭齊射天空。

離開那晚,島上蓄電池供電的 CD 音響,播放五月天的《離開地球表面》,我在星空下舉起手機計算最後一檔完成率:36%,航程倒數 54 間。 眼淚被海風秒乾,射手座第一次承認:離別其實很鹹。

歸零:桃園庇護工場與未完成率 100%

三月初,我把剩餘的松木小飛魚鑰匙圈貼在「青年壯遊倒數階段計畫書」上,寄到桃園一家身心障礙庇護工場。經理回信:「你教我們咖啡烘培,我們教你如何用笑容擰毛巾。」

我把 300 天旅程化作一場 45 分鐘簡報:從太平洋回聲到燈塔守夜人再到蘭嶼迷你舟,底下一群學員對著地圖比手畫腳,替每段旅程標注顏色。有人提問:「如果旅程跑了 366 天,完成率不是超標?」

我愣住,射手座總算被量化綁架一回。經理補刀:「庇護從來不是終點,它只是讓你休息,直到你想再次拔箭。

最後 10 天,我和學員把報廢的帆布縫成飛魚剪影燈罩,掛在工場外牆。發表會那天,媒體標題寫:「365 天,射手座環島打工換宿:完成率 100%,卻學會把地圖折成紙飛機。」

我對著鏡頭笑說:「其實還有 1% 永遠找不到,因為那是下一趟的箭頭。」

365 天後的清晨,我在夜市吃鹹豆漿,老闆娘溫柔提醒:「妹妹妳前面衛生紙掉了。」我回頭,發現那正是長濱咖啡車客人送我的日文感謝信影本。紙片在風裡打轉,我看見箭的飛行軌跡原來從未停止,因為落下,所以庇護;因為再起,所以完整。
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