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獅子IG濾鏡測試:哪款最顯王者風範?星座專家帶你拍出統治力
為什麼獅子座需要王者濾鏡?
在台灣,獅子座常被戲稱為「舞台上的手機手電筒」,因為他們習慣讓所有焦點一次打在自己身上。然而,IG 的演算法偏好的不是單純的高調,而是「高辨識度的情緒」。王者風範的關鍵不是狂刷存在感,而是掌握「可控的華麗」。所謂可控,就是透過濾鏡的色溫、對比度、暈影三元素,讓觀者第一眼就接收到「此人不可忽視」的訊號。
- 色溫:低暖光=皇宮金箔,冷白光=鑽石權杖。
- 對比度:高反差如同皇位與階梯的界線。
- 暈影:四角壓暗聚焦中央,營造被眾人朝拜的錯覺。
小提醒:獅子座易犯的毛病是一次開三種閃瞎濾鏡。要記得「群眾渴望的是被統治的美,不是被雷射筆掃射的眼痛」。
實測濾鏡一:24K Gold Hour
24K Gold Hour 由設計師 @taipei.royalty 打造,濾鏡把夕陽最後七分鐘的折射直接嵌進照片裡。實測在台北象山步道的觀景台逆光拍攝,光圈值 f/1.8 時,人像四周會被一圈液態金包裹。這道金不是土豪金,而是帶玫瑰紅暗角的「宮廷鍍金」,完美對應獅子座由內而外的驕傲。
- 建議穿搭:霧絨黑西裝+金色袖扣,讓黑色吃影、金色發光。
- 構圖技巧:人物置中偏下 1/3,上方留給金色天空成巨幅背景,暗示無邊疆土。整體呈現就像加冕油畫裡的皇帝,只差群眾山呼萬歲。
唯一缺點:在夜拍時會過曝形成「巨型手電筒」。解法是把夜景模式改手動,降低 EV 0.7,保留輪廓光即可。
實測濾鏡二:Imperial Red Drape
若說 Gold Hour 是陽光下的加冕,那 Imperial Red Drape 就是夜色裡的秘密敕令。濾鏡由西班牙藝術家團隊設計,主打猩紅絨幕布由兩側向中央聚合的流動感,象徵維也納歌劇院開場前十秒的寂靜高壓。實測於台北信義區酒吧微光環境,ISO 拉到 800 仍保有可見的絨布紋理。
- 推薦 pose:單手插口袋,另一手舉杯敬鏡頭,杯沿剛好切在濾鏡紅幕的交界,營造「我敬你,也允許你仰望我」的距離感。
- 額外彩蛋:濾鏡在第一秒會閃一次紅光,若能捕捉到眨眼瞬間,就像電影最後的 Dramatic Cut,讓人止不住重播。
小缺點:對亞洲膚色易染成關公紅。開拍前先降飽和度 10%,再用後製拉回亮度,效果更稱王。
實測濾鏡三:Lion’s Mane Crown
八卦山野生獅子會搞不好都沒這款濾鏡霸氣!Lion’s Mane Crown 使用 Apple ARKit 的頭髮分割技術,讓你一抬頭,一頭濃密 3D 鬃毛就炸開,自動感應風向微微飄動。實測在台中歌劇院的戶外廣場逆光拍攝,風速 3 級時,鬃毛會呈現波浪層次,像宮廷編織金線。
- 關鍵技巧:用慢動作 0.5x 錄影,再抽一幀截圖,鬃毛定格最有張力。
- 配色建議:穿霧面白衫,讓金鬃跳出。如遇陰天,可用外接暖光棒補光,把臉部與鬃毛同一色溫,避免「獅頭黏在他人身上」的違和。
粉絲回饋:許多用戶留言「用這濾鏡上班打卡,老闆還以為我換了髮型,霸氣值直接影響 KPI」。注意別在颱風天戶外使用,鬃毛可能平行貼臉,瞬間從王者變成落湯貓。
王者風範的心法:濾鏡之外的氣場管理
再強的 IG 濾鏡都只是**「鏡像」**,真正的王者風範少不了內建聚光燈。可以練習:
- 呼吸節奏:拍照前做 4-7-8 呼吸,把胸腔挺到最滿,拍起來肩線自動向後 15 度,讓衣服像披風披掛。
- 眼神焦點:不要相信鏡頭,要相信鏡頭後 5 公分處的未來觀眾。想像你在對他說「我是這裡的王」,瞳孔自然縮放有戲。
- 肌群控制:拍照前 3 秒用力收下巴 2 公分,再鬆開 10%,下顎線立刻浮現,如同皇座高台的臺階線。
提醒:獅子座最怕拍到「電暈自己」。濾鏡調好後立刻螢幕截圖存 LUT,下次在昏暗場地就能一鍵還原,避免因現場強光導致後製失真的王冠歪斜症候群。
測試總評與延伸指南
經實測,24K Gold Hour 在台灣午後三點到五點的陽光最合拍;Imperial Red Drape 適合夜生活美學帳號;Lion’s Mane Crown 讓短影音衝破演算法。若只能選一款?我推 Imperial Red Drape,因為它的紅象徵宮廷劇裡的一道指令,少了日光限制,更符合獅子「夜行統治者」的精神。
延伸玩法:
- NPNT 儀式感:開拍前在 IG 限動開投票「要不要看我登基?」把觀眾拉進加冕過程,增加互動。
- #LeoKingChallenge:連續 7 天使用同一濾鏡拍下不同場景,累積敘事感,營造「版圖擴張」的錯覺。
- 實體周邊:輸出個人濾鏡海報,在新年期間寄送親友,每張右下角蓋私印「Leo Rex 2024」。當數位皇權落地紙本,回頭率比鑽石還閃。
最後一句忠告:濾鏡可能讓照片有王味,但「相信自己值得被看見」才是獅子座拍什麼都自帶聚光燈的終極魔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