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風象星座NFT藝術展:數位藏品的星座解讀

分享
2025-07-26

為什麼是風象?——無形之風與鏈上永恆的第一次交會

「風看不見,卻能掀起海嘯,NFT也一樣。」

在區塊鏈的世界裡,「風」是唯一無法被真正鎖定的元素,它正是風象星座的靈魂:抽象、流動、總在下一次呼吸後轉向。本次在台北華山文創園區舉辦的「風象NFT藝術聯展」,首度將雙子座的資訊好奇、天秤座的美學對稱、水瓶座的未來預言濃縮進可交易的數位小宇宙。策展人林孟瑾表示:「你可把鑄造過程想像成風箏放線,一旦上鏈,風就等比例縮放進像素格子,卻依舊擁有自由之味。」

展覽入口是一面 270 度的弧形螢幕,播放由瞬間3,600 張氣象雷達圖編碼而成的第0號作品《風的起點》,讓觀眾進場前先體驗「風被數據切片封存」的儀式。

本展三大核心訴求

  • 星座敘事:以星盤為程式碼基底,作品參數隨星象波動即時更新。
  • 空氣編碼:每一枚NFT都綑綁一段台北當日 PM2.5 原始值與風速。
  • 社群共創:使用ERC-6551將帳號綁定展場現場行為,為「風象社群」留下可升級靈魂。

雙子座展區:訊息碎片的52赫茲交易

雙子座掌管溝通,但在NFT世界裡,一句話可能成為52赫茲的孤單鯨魚。藝術家吳俞萱24 小時 Chatbot 語意模型寫出系列作品《巴別風》,把 Discord 裡的即時留言灌入 AI,產生每秒演化的 GIF 風動字海。想鑄造的觀眾,必須在聊天室留下一句「說了會後悔的話」,系統便將其匿名化、碎片化,瞬間鑄成獨一無二的 Token。

收藏家A先生案例

A先生留言:「其實我從來沒相信過元宇宙。」 AI 回應:生成一片橘紅風沙,沙丘上飄著螢光閃爍的問號 Morse code。 48 小時後該 NFT 以 2.3 ETH 結標——一位匿名收藏家留言:「只因我把問號解成靈魂暗號。」

策展亮點:雙子展區中央的舞台每 15 分鐘啟動「5G 風洞」實驗:現場吹起的風被風速感測器即時轉成 MIDI 音軌,再加載投影在牆上的 Chatbot 文字瀑布,形成「聽得到的訊息碎片」。

建議參觀者可帶藍牙耳機,閉眼聆聽——彷彿進入雙子座的大腦迴路,裡頭永遠奔跑著未讀訊息的風暴。

天秤座展區:調和色票與區塊鏈正義

天秤座的兩端既是法律也有粉紅泡泡。藝術家紀昀柔的《#FFC0CB 正義》把經典正義女神雕像 3D 掃描,拆成 1,000 片色票立方體,再依歷年台灣民事判決的字詞「公平」「平衡」出現頻率,調整整體色溫。一枚 NFT 即是一個立方體,擁有對應的判決摘要。奇怪的是:拍賣所得 30% 自動寫入智能合約捐贈給婦女新知基金會;正義女神總算放下天秤,拿起虛擬麥克風。

互動機制

  • 現場裝置「色票辯論台」:站上去,AI 偵測左右步距,自動投射與你最對應的法條粉紅與鈷藍濾鏡
  • 一旦兩人相距剛好 81 cm(象徵天秤臂長),畫面會蹦出閃電特效,並空投聯名 POAP

從加密藝術史角度,天秤展區暗藏作者對「NFT放大了資本不平等」的反思:每一筆交易都在區塊鏈留下「公開卻又匿名的正義呼告」;顏色變成投票,爭議化為流通。正如天秤座追求的「被看見的和諧」:你的每一次競標,都像按下「同意」或「不同意」的迴圈。

水瓶座展區:從2050吹來的風標

柯信宇恆星計畫實驗室打造了《風標母艦》,它以台北天文台的直播風向儀與 NOAA 衛星資料為雙引擎,AI 推演出 2050 年 7 月 15 日 18:00 台北盆地的風向、風速、能見度,並即時渲染成一艘通透的「母艦 3D 模型」。母艦外殼由智慧型玻璃 NFT 構成,每片玻璃隨鏈上綠電購買紀錄改變透明度:購買 kWh 越多,玻璃越清晰,象徵「看得見的永續」。

母艦內的三個艙室

  1. 記憶風聲:戴上骨傳導耳機,聽見 2050 年模擬風穿過台北101纜線的擬真音。
  2. NFT共乘:一張母艦機票可拆成 8 張子票,觀眾能將退票權限鎖進 DAO,投票決定「返航」還是「流浪」。
  3. 未來信箱:寫下給 27 年後自己或地球的一句話,智能合約會在每個台灣颱風警報發布日自動寄回你的信箱(前提是 Polygon 依然活著)。

柯信宇補充:「水瓶座說烏托邦一定是在別的星球,我們只是把座標提前拉進區塊鏈;鏈就是水星座標,只要你相信技術可以拯救靈魂。」

在一次導覽裡,有位十歲小男孩把子票換成機器人貼紙,轉身問:「我能不能把狗狗也帶上?」答案被寫進合約:允許「寵物照片」鑄成聯名側鏈 Token,於是母艦的甲板瞬間塞滿了柴犬 JPEG,還不忘給牠們戴上小小太空頭盔——童話與加密,如風似水。

觀眾如何收藏風?——錢包、星球、韻律與雲朵

步驟說明風象小提示
1. 鑄造展場掃描 QR,連結 MetaMask雙子座記得更換 RPC 到 Polygon 主網,否則資料會迷路
2. 競標OpenSea 同步上架,每輪結標 24h天秤座的選擇障礙可用「出價平均法」:把總預算拆 3 份
3. 空投治理冷錢包地址自動得到 DAO 票權水瓶座可迅速把票委託給任何「氣候議題」工會,鏈上風格就是不回頭
4. 線下驗證NFC 手環感應展場門禁,解鎖 AR 彩蛋彩蛋藏在「風向雲圖空隙」,轉身三步即可看見懸浮的雲朵 NFT

小結:風象的收藏其實藏不住——它會在你 Instagram Story 轉圈;也會在朋友 Line 群組裡變成動圖,因為風必須流動,才能證明你擁有那陣風。

風之後:與藝術家的一杯鏈上咖啡與展覽後續計畫

延伸活動

  • 風象講座:每週六邀請不同領域風象人(行銷長、詩人、區塊鏈律師)現場拆解自己錢包裡的前三枚 NFT,並請觀眾投票決定「誰最風象」。
  • 未來空投「風聲卡」:展覽結束後,任一風象 NFT 持有者皆可於 2025 年第一場北部沙塵暴日獲得「風速 ≥ 10m/s 」詩歌 NFT,僅限定鏈上第一代持有者,讓回憶繼續刮風。

策展人給觀眾的末班車祝福

「願你收藏的風永遠不落地;若有朝一日落地,那就讓它是雨,灌溉下一位風象人的夢。」

展期至 2024 年底,台北場結束後將巡迴台中、高雄,並同步在 Spatial 開設「風象元宇宙分館」:以 3D 掃描技術把實體展間原封搬上鏈,讓全球藏家即使看不見華山紅磚瓦,也能聞到風裡的水泥味。#風象NFT 展開中,先呼吸再鑄造。
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