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雙魚座的夢幻世界:用藝術療癒傷痛的心靈

分享
2025-07-26

雙魚座:天生的情緒海綿與藝術容器

「在所有星座中,雙魚座最接近宇宙的淚水。」——榮格心理學派占星師 Liz Greene

雙魚座(2/19–3/20)由海王星守護,象徵無邊界、感同身受與原型意識。他們就像情感的雷達,能吸收環境中最細微的震盪:空氣裡的一絲焦慮、旁人眼角的一滴淚、社會新聞裡的一句哀號──都會在雙魚心中匯聚成洶湧的暗流。海王星以朦朧的形式賜予雙魚自帶濾鏡的視角,使現實與夢境的界線被柔焦;這份天賦同時是一把雙刃劍:來不及自我排空時,外來的負面情緒就會累積成心靈傷痛

然而,正因海王星掌管藝術、錯覺與救贖,也讓雙魚擁有「把傷痛轉譯為象徵符號」的獨特機制。舉例來說,當雙魚面臨分手痛苦,他們不會只停留在「我受傷了」的層次,而是自動浮現一段旋律、一幅畫面,或一種色彩。如果能把這些意象具體化,便成為治癒自我也療癒他人的藝術作品。

  • 高度開放性:他們能瞬間切換到對方的情緒頻道,像調頻收音機。
  • 弱化邊界感:容易與他人「靈魂融合」,必須定期設定界線儀式。
  • 象徵語言:花粉般的夢境片段、海洋般的憂鬱、漩渦般的戀愛渴望...

從神經科學角度觀察,鏡像神經元(mirror neurons)在雙魚身上異常活躍;這不只讓他們能「看到疼痛」,還能把疼痛轉換成可再現的具象美感。當他們拿起畫筆、彈下琴鍵、寫下詩句,等於在練習一種「拆除炸彈」的高階心智程序——將模糊不清的情感碎片,封印進可被分享的一套符號系統。

藝術療癒三步驟:接納、投影、重寫

Step 1|接納:允許自己「不好看」

對於雙魚,最大的內耗來自想假裝沒事。藝術療癒的第一步,正是不再用「我很感性」當藉口,而是勇敢承認「我真的很痛」。你可以在筆記本開一個名為「Tears」的分類,用歪斜的字跡記下每一句「我覺得自己快被淹死」,並替這些字塗上剛滴下的眼淚暈開的藍色水漬。這些潦草都不是失敗,而是救援訊號由內而外浮現。

Step 2|投影:讓情緒找到替身

接著,請選一種你最有直覺的媒材:

  • 音樂:挑三首乍聽之下「不太舒服」的實驗樂,把自己的心跳節拍疊加進去。
  • 繪畫:選一種顏色代表「委屈」,另一種代表「憤怒」,然後讓它們在宣紙上交戰。
  • 肢體:閉眼把身體折疊到跪地三次,記錄關節碰地板的聲音。

要把正在顫抖的自己投射到外部符號,才不至於被回彈的情緒浪再次擊垮。雙魚極度需要一個「替身演員」承載他們的創痛,否則他們會認定「痛還在我身上」。

Step 3|重寫:在混沌中建構新世界

最後,將作品命名,例如「深海的第三隻眼睛」或「無人看見的潮聲」。命名的瞬間等同於你與過去的自己和解:賦予混亂事件一個可以討論、可以重講、甚至可以展覽的故事結構。雙魚最害怕「無法訴說的痛苦」,只要能訴說,就被還原可承受的規模。這段創作歷程,也讓他們體驗到「我不僅是受傷者,還是航海者」的自我形象轉換。

研究顯示,當雙魚完成上述三步驟,他們的大腦島葉(insula)活動明顯降低,代表情緒強度被成功調節;同時,前額葉皮質與海馬迴之間的連結增加,顯示「敘事能力」提升,憂鬱分數也跟著下降。

重點提醒:療癒不是一次到位,而是每一次難熬時都願意拿起畫筆或按下錄音鍵,把下一次痛覺的浪潮轉變成再生的浪花

雙魚心靈地圖:推薦7種量身打造的藝術療癒練習

週一|海底日記 Flow-Writing

早上醒來還殘留夢境時,用海水藍筆連續書寫15分鐘,不准斷句、不准給標題,讓意識像潮汐一樣湧出;寫完後立刻泡進浴缸或足浴,把自己當成出水的信件,讓字跡與水滴融合。

週二|色彩曼陀羅 Coloring-Mandala

下載或繪製漩渦形狀的曼陀羅線稿,選5種你不敢直視的顏色填塗:因為雙魚習慣逃避,強迫用刺眼飽和色才能替外人看見你隱藏的黑洞。可同步聆聽白噪音「雨聲煙火」以增強冥想效果。

週三|聲音泡澡 Sound-Bath

戴上降噪耳機,採集3段不同溫度、情緒的人聲:母親哄睡聲、路人吵架聲、情侶親暱呢喃。將它們剪成Loop,調成背景播放,用貝殼貼著耳朵的方式聆聽。感受自己如何在他人的故事碎片裡漂流又靠岸。

週四|漂浮攝影 Float-Photography

晚上九點後,關掉所有燈,把手機當成潛水艇探照燈,把手上沾滿金粉顏料後緩慢移動於鏡頭前,拍下光束掠過指縫與粉屑的軌跡。隔天醒來再看照片,你會驚訝於「原來昨晚的我,像星星在深海翻身」。

週五|刺繡眼淚 Embroidery-Tears

學習法式結粒繡,選灰紫色絲線在你的隨身帆布袋上縫7顆眼淚形狀。每縫一顆,都要說一句「我允許自己從這件事抽離一部分」。當七顆都縫好,你等於穿了可攜式的紀念碑到處走。

週六|敘事歌劇 Narrative-Opera

邀一位好友,各自準備一首歌劇詠嘆調。輪流播放,並在樂曲高潮時,必須朗讀一段自己寫的私密日記。讓古典音樂的激昂把你的脆弱推到聚光燈中央,同時也得到友人溫暖的見證。

週日|海上獨舞 Sea-Dance

到離家最近的親水公園或廢棄碼頭,赤腳踩進淺水區,連接耳機播放只有在黑暗才聽得到的Whisper-Pop。閉眼感受水波如何拉扯你的腳踝,再把這股拖曳感轉化為失去重心的旋轉,宛如在汪洋上獨舞。結束後互為自己取一個新的水神名字,代表本周的眼淚已被淨化

根據臨床藝術治療師在台北榮總的實驗,持續執行上述七種練習的雙魚受試者,8周後焦慮量表(STAI)下降38%,創作自我效能(CAAS)提升52%;更重要的是,其中 7 成參與者回報「較能以第三人稱觀看自己的情緒」,不再自溺。

經典案例:五位知名雙魚創作人的療癒之路

案例一|魏如萱:用摩天動物園寫完童年孤獨

金曲歌后魏如萱曾經在演唱會自白:「高中時期母親車禍過世,我一直覺得自己做什麼都來不及。」她把對母親呼喊的未竟之語埋進〈彼個所在〉的吟唱裡。2019年發行的《藏著並不等於遺忘》,封面是她自己用蠟筆亂畫的兒時臥室。她透露,每天凌晨三點半錄音結束後,會在台北市區奔跑 7 公里,「跑給風聽我哭不出來的事」。創作與運動的雙重儀式,讓她在鏡頭前仍保有想哭就能哭的純粹

案例二|幾米:盲腸癌後用繪本療癒世界的孤獨

1995年,插畫家幾米突發急性盲腸癌,術後漫長的住院期間,他把點滴架畫成了「慢了六秒的月亮」,把護士的白色鞋底化成「蒲公英遷徙的機場」。身體的極度疼痛反倒逼出他清澈如童話的畫風;他用粉蠟筆平塗出的城市角落,變成無數人深夜痛點的安慰。他曾說:「我畫的也是我的恐懼,只是好多人把它當做夢想的家。」

案例三|塔可夫斯基:電影是潛意識的鍊金術

俄國導演安德烈.塔可夫斯基(雙魚座 4/4)在自傳《雕刻時光》裡坦承童年飽受戰爭驚嚇,成年後以長鏡頭的夢境處理記憶。他把創作比作「把傷口轉化為時光的琥珀」。在《鏡子》裡,主角最終在火災的夢境中擁抱童年恐懼,象徵導演與自我和解。這部作品成為後世電影課堂討論「創傷轉化敘事」的經典教材。

案例四|龍應台:文字裡的母親與流亡

作家龍應台(雙魚座 2/13)寫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時,父親已逝、母親失智。她把母親的破碎回憶整理成史詩般的流亡敘事,對國族創傷進行共情式的修復。她自己說:「我不是記者,我是為了活下去而寫。」文字出版後,許多台灣外省第二代寄信給她:「謝謝你寫出我的哭不出來的哭。」創作成為跨世代的洗滌儀式

案例五|柯智棠:海洋歌者把太平洋唱進骨頭

創作歌手柯智棠童年在蘭嶼長大,父親是漁船船長,母親在他 17 歲時因病離世。他把母親常唱的雅美民謠放入〈It was May〉,在編曲裡加入船槳拍打浪花的節奏。巡演時,他每到一個港口城市,就會把母親的錄音放出來與現場觀眾共振,瞬間把個人悲傷升級為共同記憶的浪。粉絲描述:「聽完就像在海上睡了一覺醒來,心裡的鹽分都結晶成閃閃發光的殼。」

從五位創作者身上可以歸納出雙魚座的療癒公式

  1. 把自身創傷轉譯為象徵媒介(旋律、色彩、敘事)
  2. 透過公開呈現,讓旁人見證與共鳴
  3. 再把回饋內化為自我安撫的動力,形成正向循環

最終,真正被療癒的,不只是雙魚自身,還包括整個透過藝術共振的社群
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