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牡羊三分鐘熱度:從露營達人到放棄全紀錄
一見鍾情:三分鐘上頭的「露營人生宣言」
「人一輩子至少要上山住一晚,才叫做活過!」
在一個尋常加班的周五晚上,阿羊——典型的牡羊座業務——滑開了IG,瞬間被朋友的高山星空照秒殺。「就是它了!」他腦內的火星引擎瞬間點燃。兩小時內完成:
- 查價(精算基本款帳篷CP值)
- 下訂(衝動刷卡分期付款)
- 貼限動(宣告要成為週週上山的人)
不到半夜,阿羊已加入六個露營社團,收藏「全台百大營地」地圖,並在群組高呼:「下週我要在松蘿湖日出迎接26歲!」那種勢在必得的熱情,正是火星守護的牡羊座最令人又愛又怕的魔法——直覺式啟動、零延遲行動。
火力全開:瞬間進化成「極簡露營系達人」
爆買清單展開的48小時內,阿羊把過去十年的業績獎金一次噴發:
- 3秒快開帳篷——主打「一甩成型」,超級省時
- 鈦合金爐具組——重量僅50克,上山也要優雅沖咖啡
- 羽量級負20度睡袋——幻想零下也能擁有暖意
- 全套野炊鍋具+手沖壺——追求山系文青儀式感
為了顯示他的「行家」,他甚至購入GPS軌跡手錶,每15分鐘自動回報位置給群組,彷彿不即時分享就失去上山意義。
社群內捲同步上演:
- 凌晨排程Reels:「開箱北歐風快搭客廳帳,你家的客廳能帶著走嗎?」
- P圖套上VSCO濾鏡:晨霧綠光、瞳孔反光效果營造電影感
- 拍縮時:搭帳2小時縮成15秒「神技」急速剪輯
那股熱血灌注的儀式感,讓他在第一週就收穫破千讚,朋友搖頭說:「阿羊又被火燒到了。」而火燒得越快,留下的灰燼也越多。
第一次上山:夢想與現實的巨大溫差
凌晨三點,車子塞在雪隧,阿羊依舊亢奮,邊踩油門邊附和副駕的嘻哈歌,副駕的好友阿魚(金牛座)緊抓安全帶,滿臉「後悔答應來這趟」。抵達營地卻遇上:
「午後驟雨+營釘打不進去=泥濘修羅場」
歡樂劇變災難片:
- 帳篷內滴水,睡袋邊角滲成咖啡色
- 快開骨架卡死,三個壯漢合力才扳回原形
- 阿羊原本自信滿滿的「一人搭帳秀」,最後演變成向隔壁大叔求救
晚餐想吃岩燒牛排彰顯格調,結果風大木炭點不著,換丁烷爐又因高山氣壓火力銳減,牛排外熟內凍,一行人改啃泡麵加蛋。拍照角度再也遮不住狼狽,IG那組濾鏡毫無用武之地,阿羊首度句點:「我還是適合都市霓虹。」
熄火警報:從熬夜剪片到露營器材長灰塵
下山後**,熱度以肉眼可見速度衰退**:
- 週一上班,他把帳篷塞進後車廂深處,「明天再曬」結果變三個月後
- 原訂「隔週三連休貢寮外島」行程,因加班手刀取消
- 晚上滑手機看到「進階課:雪地露營求生」,只有滑過沒點進去
依附理論裡的「焦慮型轉迴避」在他身上彰顯:最初過度投入,接著雪崩式疏遠。
兩個月後的週末,阿魚來訪,打開那個標榜「鈦合金超輕」的黑色裝備箱,只見:
- 鍋具長出點點黃斑——高山霧氣殘留鹽分鏽蝕
- 帳篷發霉——因為那次下山沒晾乾就收
- 睡袋壓縮袋已被貓抓出毛線
阿羊苦笑:「我好像花五萬買了一箱後悔。」他在心裡默默刪除了「追山人」自介,把IG大頭貼換回市區夜景。熱血冷卻後,留下的是火星消耗殆盡的虛空。
心理學透鏡:為何牡羊的火焰總瞬間燒完?
火星驅動的牡羊,其大腦獎勵機制類似「即時回饋成癮」:
- 多巴胺峰值出現在「下單」、「打卡」、「發文」瞬間
- 當實際體驗不如幻想,回饋斷崖導致興趣急凍
心理學家Robert Vallerand提出「熱情二元論」:
- 強迫型熱情(obsessive)——來自外部表現壓力,易燒盡
- 和諧型熱情(harmonious)——源於內心持續好奇,才能長久
阿羊的模式屬於前者:社群按讚=外部強化。一旦按讚減速、現實摩擦(下雨、失眠、塞車)超越預期,內在動機就像被拔掉電池的遙控器。解方便是設下「不公開實驗期」:
- 先租借裝備低空試飛
- 去兩次小百岳露營,再決定是否購入高階器材
- 限制社群發文為每趟山行只發一則,拉長多巴胺週期
當火焰不再靠觀眾喝采,而是落在與山林互動的純粹喜悅上,火星才能真正長明不滅。下一場生火,阿羊,先學會和自己獨處,再邀請世界圍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