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水瓶座的外星人理論:從相信程度看你的開放性

分享
2025-07-29

水瓶座的星際密碼:為何總被說像外星人?

在占星學中,水瓶座總是被冠以「外星人」的暱稱,這並非偶然,而是源自他們獨特的思維模式和對世界的感知方式。他們的語言、興趣、甚至穿衣風格,常常讓人感覺「不屬於這個地球」。

「我媽常說我像從火星掉下來的,因為我小時候會跟植物說話,還堅持自己來自天狼星。」——某位水瓶座的真實告白

這種「外星感」其實反映了他們高度的開放性人格特質。根據心理學的五大性格測驗(Big Five),開放性(Openness to Experience) 指的是一個人對新經驗、新想法、新價值觀的接受程度。而水瓶座,正是這項特質的極致代表。

他們對於「外星人是否存在」這個問題,往往不會簡單回答「相信」或「不相信」,而是會進一步反問:

  • 「你定義的『外星人』是碳基生命還是矽基生命?」
  • 「你說的是三維空間的外星人,還是高維度的意識體?」
  • 「如果外星人早就住在地球,只是偽裝成人類呢?」

這種跳脫框架的提問方式,正是水瓶座開放性思維的體現——他們不是為了反駁而反駁,而是本能地拒絕單一真相,並樂於擁抱多元可能性。

從外星人理論看你的開放性指數:四個水瓶級距解析

如果你自認是水瓶座,或身邊有水瓶座朋友,可以透過以下四個級距,來看看你(或他)的開放性指數落在哪一個光譜。這不只是星座趣味,更可以作為自我認識與人際相處的參考指標

級距一:邏輯型開放者(懷疑但願意理解)

你相信科學證據,但不排斥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。你會看NASA的報告、追蹤JWST望遠鏡的發現,甚至會主動查詢羅斯威爾事件的解密檔案。你不是盲目相信,而是願意花時間理解

特徵:常說「我沒有證據證明有,但也沒有證據證明沒有。」

級距二:靈性型開放者(宇宙意識論支持者)

你相信外星生命不一定是肉身形態,可能是高頻能量、意識體,甚至是人類集體潛意識的投射。你可能接觸過靈性訊息、阿卡西紀錄,或對薩滿、星際種子等話題感興趣。

特徵:床頭總有一本《外星人=未來的自己?》《星際種子的地球任務》。

級距三:陰謀型開放者(政府隱瞞論支持者)

你堅信外星人早就來過地球,只是被政府掩蓋真相。你會追蹤FAA的UAP報告、研究51區內部爆料、甚至懷疑某些科技公司其實是外星代理人。

特徵:手機裡有「UFO追蹤器」App,Line群組名稱叫「地球不能再被騙了」。

級距四:哲學型開放者(模擬宇宙論支持者)

你認為我們本身就是「某種存在」模擬出來的程式,而外星人只是另一層控制者。你會用賽局理論、量子力學、意識研究來討論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,甚至懷疑我們的歷史是被「上傳」的。

特徵:曾經在Dcard發文問「如果我們是外星人設計的NPC,那誰是玩家?」

不相信外星人的水瓶座?那也是一種前衛

很多人誤以為「水瓶座就一定要相信外星人」,其實不然。真正的高開放性水瓶,反而是能夠接受「不相信外星人」也是一種合理立場的人

這些水瓶座可能會說:

「我不認為人類的科技足以探測宇宙全貌,也不認為地球是唯一生命搖籃,但我選擇『不預設立場』,因為我不想用人類的邏輯去定義宇宙的法則。」

這種「不相信但尊重相信者」的態度,其實是更高階的開放性表現。他們不是關閉對話,而是把焦點從「存在與否」轉移到「我們如何看待未知」——這正是水瓶座的核心精神:

  • 尊重多元:我不同意你,但我捍衛你表達的權利。
  • 動態思考:今天不相信,不代表明天不會改變。
  • 拒絕標籤:不相信外星人,不代表我就是保守派。

有趣的是,這類水瓶座常常是**「不相信,但很支持相關研究」**。他們會捐款給SETI、追蹤NASA的火星任務、甚至主動參加科幻年會。因為他們知道,支持探索≠支持結論,這本身就是一種前瞻性思維。

就像一位水瓶座科學家說的:「我不相信外星人,但我相信人類需要持續問問題。」

開放性不等於正確:水瓶座的盲區與反思

雖然開放性是水瓶座的強項,但它也可能成為一種思考陷阱

盲區一:資訊過載導致行動癱瘓

水瓶座容易同時接受十種以上關於外星人的理論:今天研究昴宿星人,明天看大衛艾克的蜥蜴人,後天又深入研究灰人綁架事件。結果是:

  • 知識廣泛但淺薄(你知道很多名詞,但從沒深入一個)
  • 行動癱瘓(你懷疑一切,結果什麼都不相信也不投入)

解方:給自己一個「暫定立場」,先相信但不固執,三個月後再重新評估。

盲區二:開放性成為逃避批判的藉口

有些水瓶座會用「我很開放」來包裝自己其實是「害怕衝突」。他們不願在公開場合表態,擔心被指責「不夠客觀」或「淪為陰謀論者」。結果反而失去了水瓶座的先鋒精神

解方:練習「結構化懷疑」。例如:我相信70%灰人存在,但30%保留給人類科技黑箱的可能性。

盲區三:把開放性當成優越感來源

某些水瓶會不自覺把「我很開放」當成優越感的來源,潛台詞是:

「你們這些頭腦僵化的地球人,怎麼可能理解我這種星際靈魂?」

這反而會讓他們失去與世界的連結,淪為孤高的「宇宙孤兒」。

解方:練習「接地」——每天做一件「極度俗氣」的事,例如逛大賣場、排隊吃鹹酥雞,提醒自己:開放很酷,但地球也很可愛。

如何與不同開放性的人談外星人:實戰指南

當你遇到不同開放性指數的人時,該怎麼開啟對話,又不造成衝突或不耐煩?這裡提供三種情境的攻略。

情境一:與極度保守的朋友談外星人

對方OS:「講這個很無聊,又不是Discovery頻道。」 水瓶策略

  • 轉譯成日常語言:別談「昴宿星人密度提升」,改說「最近NASA公布的照片超像你家後山耶」。
  • 搭配共同興趣:如果你們都愛看電影,從《異形》《X檔案》切入,再延伸到「你覺得政府會不會早就知道?」。
  • 設定幽默邊界:「我知道你很實際,所以我們討論的前提是:如果明天外星人真的來你家借廁所,你會怎麼辦?」

情境二:與「全信型」的朋友談外星人

對方OS:「我早就去過獵戶座開會了,你還在地球?」 水瓶策略

  • 練習「信但不盲」:先肯定對方的熱情,再問「那你覺得這件事有沒有可能90%是真的,10%是我們的投射?」。
  • 鼓勵檢驗:舉辦「外星人證據讀書會」,一起讀解密報告、分析影片真偽,把信仰轉化為研究精神
  • 避免高姿態批判:別用「你這是陰謀論」來打斷,改用「我覺得這點很有趣,但我也想聽聽其他科學家怎麼說」。

情境三:與「半信半疑」的家人談外星人

對方OS:「好啦好啦,你們年輕人什麼都信,但我還是覺得先顧好房貸比較實際。」 水瓶策略

  • 先共情,再提問:「我知道你很重視實際生活,我只是想問,如果有一天外星人真的證明存在,你最擔心的是什麼?」
  • 連結價值觀:從「如果外星人來地球,你最希望他們解決什麼問題?」入手,把哲學問題轉化為生活願景。

小結:水瓶座的任務不是說服,而是搭建橋樑。讓每個人都能在「未知」的話題裡,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。
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