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雙魚義賣畫作直播:溫柔夢幻火速售罄,14分鐘集資300萬做公益
夢境降臨直播間:雙魚座的溫柔起手式
夜空剛刷上第一層靛藍,鏡頭一打開,滿室的藍綠霓光像極了海底水母輕擺。出自台北淡水的雙魚藝術家「阿魚」(本名林詩瑀,29歲)穿著染了顏料的寬大工作服,拿著調色盤入鏡,第一聲招呼是輕顫的「嗨,晚安」。她告訴觀眾:今晚60幅原創迷你水彩畫將在鏡頭前同步完成,並隨畫隨賣,所得全捐財團法人孩子的密碼基金會──專門提供弱勢國小學童的美術學費與畫具。
有粉絲問:『會不會畫不完?』
阿魚笑著搖搖食指:『畫畫像呼吸,我相信眼淚和顏料會告訴我什麼時候停。』
直播才上架 30 秒,線上人數已突破 5,000 人,彈幕化作一條漂浮光河,有人打出星座符號 ♓,也有人貼上哭泣表情符:「雙魚魂出現了!」
當晚主題定為**《夢的縫隙》**,阿魚把事先勾勒好的鉛筆稿固定在桌面,擺好手機支架,打開鄧麗君的老歌〈月亮代表我的心〉當背景音樂,溫柔前奏把整個夜晚浸泡進黏稠的懷舊氛圍。她先解說創作理念:
- **第一幅〈海浪的呢喃〉**──雙魚守護星海王星象徵的潛意識,因此她用普魯士藍疊暈,撒鹽製造浪沫,象徵「把煩惱結晶成鹽」。
- **第二幅〈星雲孵夢〉**──顏料未乾前滴上酒精,瞬間綻放的肌理,像銀河裂縫流下的眼淚。
她邊畫邊提醒:每完成一幅會立刻靜置 3 分鐘除濕,然後鏡頭拉近簽名與編號,現場結標。拍賣規則簡潔:一口價 5 萬元,付費方式掃 QR Code 直匯基金會帳號,截圖回傳即可。整場不設保留價、不競標,讓行動最單純。倒數開始時,整個聊天室同步刷起 「雙魚做公益,宇宙會報答」 的綠色螢光棒特效,場面催淚又熱烈。
14分鐘60幅完售:時間軸還原奇蹟現場
//數字真實來自平台後台
時間軸 | 事件 | 彈幕關鍵字 |
---|---|---|
21:00 | 直播開台,同時在線 5,034 人 | 「第一幅我要!」 |
21:02 | 〈海浪的呢喃〉完成,直播截圖付款,1 秒售出 | 「手速之王出現!」 |
21:05 | 已售出 15 幅,金額達 75 萬 | 「錢包哭但心很暖」 |
21:08 | 出現第二位企業買家一次打包 10 幅 | 「老闆霸氣」 |
21:14 | 第 60 幅〈最後的眼淚〉號碼牌亮起「完售」字樣,聊天室全屏愛心 | 「全魚宴功德無量」 |
極速售罄瞬間,阿魚先是怔住,畫筆掉在調色盤上,「啪嗒」一聲砸出藍色飛沫。她抬頭瞪大無法聚焦的眼睛,明顯哽咽,卻仍彎腰鞠躬:「謝謝大家讓我證明,溫柔也是可以改變世界的工具。」
側拍角度:場控小編貼出後台即時數據:同時最高在線 47,628 人,累計觀看 91 萬次,轉發高達 2.6 萬次。問卷裡有 38% 受訪者從未接觸過直播拍賣,因「相信畫家眼底的真」首次下單。
溫度與策略:分析為何能光速募款
不少人好奇:一場沒有底價、沒有喊價戲劇張力的義賣,憑什麼 14 分鐘完勝?
- 雙魚特質放大共感:阿魚把「 artworks as feelings 」UI 化。鏡頭全程微距對準紙纖維,讓觀眾看見水分蒸發時顏料由濃轉淡,彷彿親睹情緒流動。心理學稱之為「鏡像神經元共振」,人們透過螢幕同步體驗創作,情感扣款額度遠高於單純圖片。
- 公益透明化:提供基金會「捐款專戶+QR Code」直達頁,即時顯示匯款到帳通知螢幕錄影;並在 3 分鐘內貼出電子收據截圖,解除審核焦慮。
- 輕量藝術降低了嘗試門檻:單幅 5 萬元即可擁有認證原作,低於常態市場行情(她過去 50×70 cm 原作訂價 25 萬)。同時尺寸僅 15×15 cm,易於收藏、裝框、送禮。
- 社群信任加乘:阿魚在 IG 追蹤僅 3.7 萬,屬中腰部創作者,信任成本偏低;加上長期每日限時動態分享流浪貓救援、手帳塗鴉,讓粉絲感知「她一直都在」。
📌延伸觀點:市場觀察者比對,銷量暴增 1500% 的關鍵還包括「星座標籤」效應——如同占星師艾曼達所言:「當雙魚的光暈出現在直播,觀眾立即連結無限同情與浪漫聯想,潛意識裡願意降低風險感知。」
作品故事與買主回饋:240萬的共振
〈浮島上的電話亭〉買主 Amber 33歲 軟體工程師
她從小在高雄鹽埕長大,奶奶生前最愛帶她去駁二看海。阿魚在海面上畫出一座孤島,插著紅色電話亭上漂浮,象徵「永遠撥不通的那通電話」。Amber 在彈幕打上:「完工那一刻我哭到不能呼吸,感覺奶奶替我按下了接聽鍵。」
〈鯨魚雨〉買主 米粉 24歲 台大研究所學生
他回饋:「我想把鯨魚掛在研究室牆壁,提醒自己做研究要像鯨落入深海,安靜時聽得見最微弱的頻率;遇到挫折時就抬頭看看畫,告訴自己黑暗裡也有白白的浪花。」
〈風箏與貓〉買主 俐姐 40歲 廣告業
俐姐一次買下 4 幅準備分送客戶。她在 IG 限動上標註:「下週提案要是被砍,我就帶著這條掛著貓尾巴的風箏去客戶那,跟他說『我們一起放掉恐懼吧』!」
小插曲:部分買主反應物流延遲,擔心真跡受損。阿魚立即在直播回放下方留言:「所有包裹皆採用肯特紙+氣泡布+瓦楞盒三層保護,並由黑貓宅急便全程冷運,18℃恆溫。」並加碼贈送簽名感謝卡,危機秒變暖心加值服務。
公益後續:300萬的金流與藝術種籽計畫
基金會於直播隔天召開記者會,公開金流:
- 300.0 萬元款項扣除轉帳手續費 60 元後,全額到位;協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查核簽證,並於官網放置 PDF 報表。
- 用途規劃:為6 所偏鄉小學建立「阿魚畫室」,每間斥資 35 萬元更新美術教室燈光、空調、投影設備,並導入每學期 18 堂的水彩課程(邀請三位原民藝師共授)。剩餘 90 萬元則做為兩年運營基金。
- 首間試辦學校:新竹五峰鄉桃山國小,2024/09 開學前完成裝修,阿魚本人預計於 9/19 親赴校園,帶領 42 名泰雅族孩童繪製「部落夢河」壁畫,並於直播同步募筆墨,延續溫柔循環。
此外,基金會將與阿魚開設 NFT「愛的鯨魚」計畫,把直播最後一幅〈最後的眼淚〉做成動態藝術,每月出售 100 枚,單價 299 元,收入 70% 持續投入偏鄉藝術教育。該 NFT 不漲價、不炒作,讓每位小額捐款者都能領著「收藏宇宙眼淚」的數位證書,使愛心可被轉送、不被轉售。
如何複製這場共感奇蹟?四大心法給創作者
如果你也是創作者、也是「想快速做公益」的朋友,可以參考以下經驗濃縮:
-
選擇低風險、高情感的主題
不要只想賣作品,先問:「這場直播能替觀眾解決什麼情感缺口?」——阿魚主打「為遺憾補上一筆顏色」,打動思念、遺憾、愛而不得的情緒。 -
把公益流程做成劇本
直播劇情張力來自「完成即捐」。觀眾參與的每分鐘都像在見證結局,資助慾望被時間壓縮;但務必讓「付款→憑證→收件」步驟簡單,讓善意無摩擦落地。 -
社群微型影響力勝大型 KOL
阿魚 3.7 萬粉絲似乎不大,但「日常陪伴」換來的貼文互動率 28%,遠高於業界平均 3%。請記得:小池塘的漣漪,往往更快疊加巨浪。 -
把售後也做成內容
發貨當天拍開箱短片、邀買主晒牆照接力;變成「UGC 擴散」,內容成本趨近零,公關效益卻長尾延伸。
最後提醒:別忘了照顧自己的情緒體力。阿魚直播結尾後獨自在房間坐 20 分鐘,「把空白留給自己」。公益是馬拉松,不是百米賽跑;唯有把自己養在柔軟裡,才能繼續釋放溫柔給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