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水瓶指尖陀螺轉速vs冷知識輸出量實測!寶瓶腦洞到底能有多高速?

分享
2025-08-02

實驗緣起:當水瓶遇上限速7000 RPM指尖陀螺

某天深夜,實驗室群組有人丟出一句:「水瓶座是不是轉得越快,腦內冷知識就噴得越多?」大伙兒瞬間雞血沸騰。隔天我們借了 高速紅外線轉速計、30 顆不同材質的指尖陀螺(金屬、塑膠、陶瓷軸承統統到齊),再徵召 12 位年齡 18–35 歲、太陽或上升落在水瓶座的志願者——包括一位在桃園機場塔台工作的航管員、一名在台中開獨立書店的店長,與一位自稱「知識雜食者」的研究生。

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:找出「陀螺轉速」與「冷知識輸出量」之間的量化關係,以及水瓶座到底能不能邊轉邊講,且不斷線。

  • 實驗場地:台北公館地下室,吸音泡棉四面貼滿防回音。
  • 環境溫度:恆定 24°C,避免手汗影響轉速。
  • 零食補給:珍奶一杯、雞排一份,模仿日常廢宅情境,增加外部效度。

實驗流程:同步測量轉速+逐字稿+心跳

  1. 熱身階段(2 分鐘):讓受試者把玩的陀螺轉到手感最順,此時紀錄「個人舒適轉速」作為基準值。
  2. 定速測試(3 分鐘):我們用推力器讓每顆陀螺固定維持 3000、5000、7000 RPM 三種檔位,受試者需在 30 秒內連續輸出冷知識,任何停頓 >2 秒就扣分。
  3. 自由釋放(3 分鐘):把陀螺交還受試者恣意手撥,極限追求最高轉速,同時語音輸出知識點。

為了避免背誦教材,規定 70% 以上的內容需為第一次公開口述,現場有兩位事實查核員同步 Google 及維基百科打分。

副指標同步監控:

  • 心跳變化:Polar H10 胸帶,每秒回傳一次。
  • 音頻情緒:透過 Praat 軟體分析語調起伏,看興奮度是否隨轉速飆高。
  • 手部顫抖:GoPro 240 fps 慢動作側拍,觀察是否「抖到影響敘事連貫」。

關鍵數據揭曉:轉速與腦洞的拋物線關係

綜合 12 位受試者、共 216 輪紀錄,我們終於畫出一條漂亮又殘酷的 倒 U 型曲線

RPM 區間平均冷知識數量/30 秒中下游錯誤率受試者主觀暢快感 0–10
30005.2 則4 %6.8
50008.9 則9 %8.4
70007.1 則18 %6.1
  • 甜蜜點落在 5000 RPM:這時知識產量最高,錯誤率仍在可接受範圍,受試者自述「有如喝到雙倍濃縮冰美式」。
  • 超過 7000 RPM 反而下降:高轉速讓指尖陀螺噪音爆增,加上手部微抖,大腦資源被強行分配到維持轉速,導致語速紊亂、事實檢索效率驟降。

一名受試者哀號:「轉太快,我的思緒跟陀螺一起離心力飛走了!」

真實受試者側寫:航管員 X 與書店老闆 Y 的現場花絮

航管員 X——把塔台術語變飛行冷知識

  • 背景:28 歲,每天指揮桃機起降 600 架次,號稱人肉航圖。
  • 名場面:當他陀螺穩穩 5000 RPM 時,30 秒連珠炮:「你知道松山機場跑道 10 的磁航向其實是 103° 嗎?」、「波音 747 降落時襟翼角度是 25 還是 30 要看風速!」、「塔台人員每天平均講 2800 句英語。」
  • 崩潰時刻:拉到 7000 RPM 後,他開始把 747 講成 474,查核員直接舉紅牌。

書店老闆 Y——用轉速召喚珍奇冷門書

  • 背景:31 歲,收藏絕版書超過 8000 冊。
  • 名場面:5000 RPM 是他最舒適的「書展開口」速度,接連爆料:「台灣第一本討論賽博格的中文書其實是 1991 年《超人類學入門》」、「村上春樹出道前在早稻田附近開爵士酒吧時就叫 Peter Cat」。
  • 副作用:實驗結束他繼續把玩陀螺,結果多背出 1930 年代台灣禁書清單,被我們加碼買晚餐才願意停。

結論:水瓶真的是高速理論資料庫,但記得別讓他們轉到極速,否則語言處理器會過熱。

你也能複製實驗:居家版操作指南+注意事項

想跟風測試你那位水瓶朋友?在家絕對辦得到,只要注意安全邊界。

器材準備清單

  • 陀螺:建議金屬配陶瓷軸承,安靜耐用。
  • 轉速器:手機 App《RPM Meter》開啟相機測量即可,誤差 ±5%。
  • 錄音:iPhone 語音備忘錄,方便事後算字數。
  • 知識核驗:開兩人房,一人轉一人即時 Google,錯誤了就賞一口珍珠奶茶。

步驟一口氣

  1. 設定 3 分鐘計時器,分段測試 3000、5000、7000 RPM。
  2. 30 秒說一則冷知識,輸出時不可停頓超過 2 秒;停頓即淘汰。
  3. 評分標準:
    • 正確性 40%
    • 獵奇度 30%
    • 音頻情緒 20%
    • 是否首次公開 10%

如果對象開始抱怨「轉到手抽筋」,立刻停止實驗,給予雞排與珍奶療癒,避免水瓶座玻璃心碎裂。

最後提醒:實驗只是玩笑,千萬別拿朋友的「知識焦慮」當玩笑開過頭,水瓶真正需要的,是有人願意 安靜地等他們把宇宙說完
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