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水瓶元宇宙葬禮:NFT墓碑設計與家屬祝福錄音,未來告別式不再是二選一

分享
2025-08-04

NFT墓碑不是噱頭:四大功能讓追思無國界

傳統墓園需要買地,區塊鏈墓園只需買下一個 TokenID

如果把墓碑想成一組「可攜式回憶資料夾」,那麼 NFT 規格就是它的檔案格式。透過去中心化儲存 IPFS 與 Arweave,家屬完成以下四大動作:

  • 永久陳列:上傳高畫像素描或 3D 雕塑,無需擔心網站下架或硬碟損壞。
  • 互動留言:任何持有錢包的人,都可以留下一則鏈上訊息,形成公開卻不可變更的「墓園簽名簿」。
  • 家族續寫:智能合約允許直系親屬經多重簽名後追加新影像或文字,讓墓碑成為「活著的生命史」。
  • 無國界串聯:身在加拿大念書的孫子,也能用瀏覽器瞬間站在爺爺的 NFT 墓前獻花。

實務上,台北曾有位水瓶座的自由接案者 Aya,便將母親生前 20 年的手繪插畫鑄成 300 份 NFT,拍賣所得一半捐給癌症基金會,一半則用作鏈上維護費。墓碑不再只是悲傷的終點,而是愛與公益的延續介面。

把告別錄進區塊鏈:家屬祝福語音的保存與隱私守則

口語的溫度往往勝過文字;然而,把抽泣聲、呢喃聲永久刻進鏈上,究竟會帶來安慰還是曝光風險?關鍵在於 三層加密設計

  1. 資料層加密:家屬先把 .wav 檔透過 AES-256 加密後傳至 Arweave,只有持有 NFT 的私鑰擁有者才能解密
  2. 智能合約設定:在 Ethereum 智能合約內加入 timeLock 功能,例如「在世配偶去世前不開放完全公開」,避免情緒勒索。
  3. 選擇性白名單:透過 ERC-4907 可租賃 NFT 標準,家族一年僅在母親忌日當天把解析權限租給親友,其餘時間保持私密。

此外,聲音檔的同步字幕,也會放置到 IPFS 並用 Merkle Tree 結構 做驗證,確保十幾年後仍能對照原始語句,避免因格式演進而失真。

強烈提醒:錄製前先討論「家族可接受的露臉或泣聲程度」,並提供 AI 降噪選項,因為未來的你,可能會帶著孩子一起聆聽,而非獨自承受。

MetaMask 與 Metaverse:從錢包寄出最後一封情書

想像你戴上 VR 頭盔,走進一片漂浮在星際的「水瓶追憶館」。館內每一顆發光立方體都是一座 NFT 墓碑,牆面迴盪著 擬真空間音訊**的祝福語音。這並非天馬行空:在 Decentraland 已可租地、用水瓶座色調設計透明未來主義靈堂,再串接任一 ERC-721 合約地址,讓墓碑即時顯示。執行步驟如下:

  • 在官網用 台灣玉山 Web3 聯名卡 購買 1x1 土地(以 MANA 計價,台幣約 6,000 元起)。
  • 使用 Builder SDK 插入「AudioStream」組件,填入家屬錄音的 IPFS CID。
  • 勾選「僅在親友名單可見」,系統會比對觀眾錢包地址,非白名單即看不到墓碑,只能走到館大廳。

當流程完成,親友只需在 Chrome 開啟 WebXR 或透過 Oculus Quest 連線,即可在虛擬新光大樓高空中,聽見奶奶笑著說「吃飽沒?」曾是水瓶工程師的爺爺,更把一顆彩蛋藏在場景:如果你戴上耳機往左轉 90 度,就會聽見 1970 年代眷村巷口的叫賣聲。時空的褶皺,被錢包鑰匙瞬間鋪平。

實際案例:鄭家花園數位版——新台灣式祭祀的起點

🌱 背景:鄭先生(水瓶座,新竹科學園區 IC 設計總監)在 2022 年離世,留下大量 GitHub commit 與孩子為他錄的吉他翻唱。家屬不捨這些「數位履歷」人間蒸發,遂啟動「鄭家花園數位典藏計畫」。

🪐 實作亮點與暖心細節:

  • NFT 墓碑外型:3D 模型沿用鄭先生生前最愛的仙人掌盆栽,綠色霓虹紋理在整點閃爍 58 次,象徵他享年 58 歲。
  • 家人接龍:妻子與兩名女兒每日上傳一句 Telegram 語音訊息,經 AI 剪輯後成為 30 秒剪輯,全年 365 段串流播放順序每天不同。啟用 Chainlink 的 VRF(可驗證隨機函數),確保播放隨機性。
  • 遺族機制:設計一個「澆水小遊戲」。兄弟姊妹若用 Polygon 鏈發送 5 枚 USDC,一模一樣的動畫就會在社群分享為「今日為爸爸澆花」,讓親友互動不間斷。

⛅ 驗收結果:上線半年,累積逾 12,000 次澆花紀錄,NFT 拍賣後也為台灣動物保護協會募得 28 萬台幣。鄭太太在記者會哽咽地說:「我老公生前最擔心自己死後被忘記,現在他的仙人掌每天都在開花,忘記反而變得困難了。
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