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雙魚前度斷捨離:區塊鏈封存噩夢儀式
雙魚為什麼總背著前任的靈魂行李?
雙魚座的海王星特質使他們像深海海綿,能將曾經的擁抱、對話、深夜簡訊全部吸進體內,日後在孤單時像投影機般一格一格播放。即使在社群媒體按了封鎖,他們仍會用備用帳號查看前任限時動態,夢境也經常上演「如果當時」的續集。
- 他們相信愛情是宇宙波動,於是把前任視為錨點。
- 分手不等於故事完結,反而啟動迴圈重播模式。
這些溫柔卻疼痛的回憶,讓雙魚像攜帶一顆鉛球游泳,無法前進又割捨不下。
什麼是「區塊鏈封存噩夢儀式」?概念一次說清楚
所謂的區塊鏈封存噩夢儀式,就是將雙魚座最具殺傷力的記憶打包,鑄造成一枚 NFT——不是炫耀,而是使用智能合約「一次性」封鎖。這枚 NFT 可以是一段文字、一張扭曲的合照、甚至你們最後一次通話的錄音檔。由於區塊鏈具備不可篡改性與時間戳記,心理上等同於正式火化這段感情,並在全球節點見證下宣布「到此為止」。
- 儀式核心在於「賦予科技以情感象徵」,讓抽象的痛苦成為具體資產。
- 選擇 Layer2 低耗能鏈(如 Polygon、Arbitrum)減少環境罪惡感。
從此之後,每當回憶偷襲,你可以對自己說:「記憶已上鏈,密鑰在我口袋,沒人能再動它。」
事前準備:情緒、檔案與加密錢包
為避免儀式淪為表演,雙魚座需先通過「三日沈潛期」。這三天不使用社群,並在紙筆寫下最折磨自己的 3 件回憶,同時為每段記憶寫一封無需寄出的道別信。接著整理與前任對話截圖、合照、禮物掃描檔,並用 AES 加密壓縮檔,檔名改成生日倒數日期——象徵倒數重生。
- 建立一個去中心化錢包(MetaMask 或 Rabby),僅服務於本次儀式。
- 創建新 email 與雲端空間,儀式後立即銷毀,不留後路。
這些預備步驟就像潛水前的裝備檢查,讓情緒盡量維持在「儀式邊界」,避免中途掉眼淚導致瓦斯耗盡。
儀式流程四步驟:寫入、簽署、燃燒、轉生
步驟一 寫入:將封存檔上傳 IPFS,獲得 CID(內容識別碼)。同時創建 MP4 短片:淡出回憶畫面+馬賽克處理+背景播放自己低聲的「再見」。
步驟二 簽署:在 NFT 平台(如 Zora 或 Opensea)鑄造一枚「噩夢碎片」,TokenURI 指向 IPFS CID,命名為「對不起,我把海洋弄哭」。
步驟三 燃燒:三分鐘後,把這枚 NFT 轉送到銷毀地址(0x0…dEaD)。區塊確認後,MetaMask 將顯示「交易成功」,你即親眼見證回憶被封印進黑洞。
步驟四 轉生:在區塊鏈瀏覽器查詢銷毀雜湊,列印出該筆交易截圖,貼在實體日記最後一頁,寫下日期與期許:「下一站,湛藍而非眼淚。」
儀式後的雙魚療癒指南:把心海升級成透明湖
科技只是媒介,關鍵在於象徵轉化儀式觸發的「認知再框架」。儀式完成後,請避免再次點進前女友的 Spotify 歌單;可改把熄屏後的手機桌布換成「波光粼粼的湖面 GIF」,每天三次深呼吸,想像湖面反射不是情傷,而是你的潛力。
- 水星逆行期間(每年三次)多泡澡,使用粉紅色與藍色浴鹽輪流交替,具象化「鹽與淚」的淨化。
- 線上參加匿名互助 Discord,頻道名稱就叫「#鏈上人魚不上岸」,分享 NFT 銷毀交易雜湊作為暗號。
記得提醒自己,雙魚座不是失戀的倉庫,而是夢想跳板;區塊鏈那端永遠有一條看不見的線,正在把你拉回光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