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魔羯退休行程表:60歲環遊股市
魔羯的退休信仰:把時間變成複利,再把複利變成機票
「紀律,是我對未來最浪漫的承諾。」——某位 60 歲魔羯投資人
魔羯座向來以堅忍自律聞名,35 歲前就默默把「退休」當成一門事業經營。他們不急著環遊世界,而是先把世界地圖換成殖利率表格;不急著買單程機票,而是把每一張股票當成「護照簽證」。當其他星座還在討論夢想時,魔羯已經把夢想拆解成年複利 8% 的數字。
魔羯相信:退休不是離場,而是換個更舒服的戰場。於是,退休行程第一站不是峇里島,而是打開券商 App 檢視 ETF 是否填息;第二站也不是冰島極光,而是確認美國公債殖利率曲線還在可控範圍。對魔羯而言,讓帳面資產「穩定成長」比買到最便宜的機票更重要。
然而,這份嚴謹背後藏著一顆柔軟的心:他們想用穩定的被動收入,彌補年輕時錯過的風景。於是 60 歲一到,魔羯把 Excel 的「預估股息」欄位轉成「實際可支配旅費」,讓過去的每筆紀律,變成當下說走就走的底氣。
行程設計心法:K線就是你的時區,殖利率就是你的簽證
-
步驟一:資產分配全球對標
- 美國:配置追蹤 S&P500 的 ETF,對標紐約、波士頓、華盛頓行程。
- 日本:持有日經 225 ETF,順道在櫻花季領股利,兼顧賞花與股息。
- 歐洲:購入歐洲高股利策略 ETF,邊走巴黎、巴塞隆納、布拉格,邊領歐元現金流。
-
步驟二:殖利率 = 簽證效期 想像每 1% 殖利率就是「免簽停留 7 天」。若你持有年化 6% 的 ETF,那一年就能在全球「免簽」42 天;若再疊加現金股利 2%,立刻升級成 56 天的自在旅行。
-
步驟三:逢低買進 = 撿便宜機票 市場恐慌殺盤?對魔羯而言只是航空公司特價通知。預留 20% 現金子彈,在 S&P500 回檔 10% 時加碼,相當於買到 9 折五星機票,還能長期提高殖利率。
透過以上心法,魔羯把股市與世界地圖完全疊合:打開券商軟體,看到的不只是曲線,而是東京車站的穿梭人潮;看到殖利率跳升,等同收到冰島極光團出發通知。
全球市場的行李箱:ETF、REITs 與指數基金的工具學
魔羯打包行李的方式:一個 28 吋行李箱、一個筆電、一張跨國提款卡、一個多幣別券商帳戶。對應投資工具則是以下三件組:
-
廣基型 ETF(行李箱主體)
- 例如 VT(全球全市場 ETF),一次打包 9000+ 檔股票,就像帝國大廈觀景台,一眼看遍世界。
- 採用「定期定額 + 逢低加碼」雙重策略,讓市值波動成為旅行節奏的一部分。
-
REITs(盥洗包小物)
- 選擇 VNQ 或 新加坡凱德商用信託 做搭配,穩定月配息等同自備五星飯店盥洗包,不管到哪都有熟悉香味。
- 操作上,用股利支付 Airbnb 住宿費,達成「房租從股市付、自由行由我走」的最高境界。
-
指數基金防護傘(雨具)
- 保留約 15% 資金於 AGG 總體債券 ETF。當市場下跌、國外確診人數上升時,它就是雨衣兼遮陽傘,降低波動、穩定心情。
小提醒:魔羯喜歡「固定尺碼、固定步伐」,記得用「再平衡」取代「猜高低」。每年生日當天自動檢視 ETF 與 REITs 比例,誰漲太多就賣一點,買進落後者,等同幫行李箱每年做斷捨離。
退休第一站:日本——櫻花與日經指數的 4 月約會
時間:4 月 1 日至 4 月 15 日
關鍵 ETF:1321 日經 225 ETF(日本上市)
主題:邊領股利,邊賞櫻。
行前功課
- 3 月初佈局:利用日經在 3 月除息的季節性慣例,提前買進。現金殖利率約 2%,等於預支櫻花祭往返機票。
- 避開日圓劇烈波動:用外幣帳戶先鎖匯 30%,其餘分批買進,降低匯損風險。
在地行程
- 白天:京都哲学之道,晚上回飯店打開日經 App,確認櫻花花期與 ETF 價格同步綻放。
- 中場插曲:參加 Tokyo Money Show,聽取「日本個人投資免稅帳戶 NISA」講座,第一手了解日股的「長期資本利得免稅」制度,為明年重訪埋伏筆。
魔羯專屬「小確幸」
把手機桌面從公司群組改成 「日經 225 K 線」。當股價上漲,京都河合神社就多買一串櫻花御守,把賺來的錢瞬間具象成祝福御守,回家掛在牆上,日日提醒:自律的回報,可以很幸福。
退休第二站:德國啤酒節與 DAX 指數的秋季嘉年華
時間:9 月 15 日至 9 月 30 日
關鍵 ETF:EXS1(Xtrackers DAX UCITS ETF)
主題:高股利工業巨人陪你舉杯。
行前準備
- 提前鎖定除息日:德國 DAX 成份股多半於 5 月除息,9 月正好把半年報現金匯入股東帳戶,同步啤酒節開幕,邊喝邊數歐元。
- 住宿以「股利換房費」:假設持有 2 萬股 EXS1,每股配息 1.3 歐元,合計 2.6 萬歐元可直接包下慕尼黑市區三家五星酒店 15 晚。
深度行程
- 白天看工業 4.0:參觀西門子博物館,實地驗證 ETF 權重股基本面。
- 傍晚把啤酒當領息:進入 Theresienwiese 帳篷,一杯 1L 啤酒 12 歐元,當日股利可買 2,166 杯,為「用股利喝到掛」提供紮實數據。
小結:對魔羯來說,DAX 不只是指數,更是德意志工藝精神。把機械手臂的效率用自身風控複製,讓退休不只是環遊世界,而是透過投資,理解世界運作的邏輯。
金流管理:如何在國外邊花股息邊保持本金不破表
分離帳戶策略
-
A 帳戶:投資本金永不出金
綁定券商,永續持有 ETF、REITs,保障長期複利。 -
B 帳戶:現金股息即時花
每月 10 號,券商自動轉入旅行支票帳戶,等同「每月定時領薪」。 -
C 帳戶:緊急預備金
三個月旅費現金躺在 Turbotax 的「免跨國提款手續費帳戶」,專門對抗醫療、航班取消或市場劇烈下跌的突發狀況。
消費預算公式
- 55 法則:把年度現金股息的 55% 訂為可直接花用的旅費,45% 回滾 ETF 繼續成長。
- 每日上限:以歐洲為例,55% 股息除以365,等同每天可支配預算 100 歐元,剛好涵蓋餐廳、火車、小紀念品。
風險防火牆
- 停利不停損:若在旅行期間遇到股市大回檔,把本來想加碼的 45% 資金改成「三個月滾動攤平」,每期只買 1/3,防止一次性買在高點。
用這套閉環系統,魔羯把「花錢有罪」感轉化成「紀律給的自由」。當帳面月股息等於當地五星酒店房價,睡在床上也能收到手機推播:您今日可待花費:¥0 罪惡感,100% 心安理得。
心理調適:從工作狂切換到生活狂的三大轉念
魔羯 30 年職場養成的壓抑,絕非一張機票就能解除。以下三大心法,協助「環遊股市計畫」避免變成焦慮巡禮:
一、K 線不等於生命線
- 場景:深夜 3 點,歐股開盤紅通通,心跳 120,想下床止損。
- 對策:設定「不看盤鬧鐘」。手機倒數 30 天,每到半夜就提醒:睡覺就是養複利。30 天後,實驗結果顯示:少看盤,年化報酬反而多 0.7%。
二、用「小目標」取代「大績效」
- 場景:在羅馬許願池要許「明年報酬翻倍」。
- 對策:改許「今天吃一份道地 carbonara」。把宇宙級願望拆成番茄鐘小確幸,降低自我批判。實測 21 天後,內耗指數從 8/10 降到 4/10。
三、把旅行當成「股東大會」而非「績效回顧」
- 重新框架:參觀可口可樂博物館時,不只是打卡拍照,而是寫「股東觀察筆記」。
- 具體行動:
- 在門市統計顧客排隊時間 ➔ 觀察營運效率
- 試喝不同國家口味 ➔ 評估全球化產品策略
- 邊喝邊錄影留證 ➔ 回國後做長線追蹤
結果:旅行不再只是逃避職場,而是升級成田野調研,焦慮感瞬間轉化成參與感,魔羯終於允許自己放鬆:心情鬆了,荷包也鬆了,複利更是一路長紅。
後記:把每一次賣出都當成下一次啟程
魔羯在 60 歲環遊股市,不是為了證明「我終於自由」,而是向世界宣告:「自由從來不需要證明,只需被體驗。」
當你在京都哲學之道收到 1321 ETF 的股利入帳通知,你會發現櫻花花瓣的粉色與 K 線向上穿透 Bollinger Band 的綠色重疊,他們代表了同一種生命力——自律之後的盛放。
所以,下一次按下賣出鍵,把獲利換成機票前,記得跟自己說:
「我不是離開市場,我只是把市場帶上路。」
願每一位魔羯,都能在 60 歲把 Excel 表格變成地圖,把殖利率化作微風,讓全球股市陪你走遍四季,步履從容,心袋股息,永遠以自己最快的速度——慢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