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雙魚夢遊創作:醒來作品拍賣百萬,一場從彼岸潛回的藝術傳奇
凌晨三點,魚缸般的夢境開始倒灌
台北城中區一棟老舊四樓老公寓,狹長走廊盡頭的工作室,26 歲的雙魚藝術家 周清瀚 似乎正在夢中排練他在佛羅倫斯看過的濕壁畫。他家的貓 露比 坐在窗台,看著主人雙眼半閉,步履輕飄地移動,像海草左右擺盪。監視器畫面顯示,他在凌晨 3:07 分把原已風乾的畫布拖到地板,又打翻整桶群青;3:22 分,他跪坐在顏料中央,雙手捧起碎玻璃往畫布壓;3:46 分,他用指尖蘸起亞麻仁油,擦過自己眉心,像替畫布祝聖。
「我前一晚只記得把調色盤洗乾淨。」——周清瀚事後回憶。
早上七點,晨光穿破霧氣,周清瀚陡然醒在顏料池裡,第一眼見到的是根本認不出來的畫。畫面中心一道幽藍裂痕,四週漂浮著銀粉潑灑的星群,像是他夢裡潛入的深海裂谷。畫布左上角的指紋清晰,甚至帶著微血痕。那一刻,他沒興奮也沒恐慌,反倒心裡竄起一陣「被完成的」錯覺,好像畫作替他說出了他從來說不出口的孤獨。
手機群組裡他把半成品照傳給室友兼策展人 阿振,十五分鐘後,阿振直接衝到家門口,嘴裡喊著:「你把銀河從夢裡偷渡了!」
市集擺攤到世界拍場,只花三十天
阿振不愧是創業系出身的行動派,先把作品命名為 《裂溝回聲 Echo of the Rift》,接著在 Instagram 限時拍攝縮時,記錄顏料從濕到乾的每一刻。雙魚座那種自帶敘事濾鏡的人格,讓故事瞬間溢出螢幕:夢遊、血痕、群青、碎玻璃,所有元素都被觀眾自行拼貼成浪漫又殘酷的隱喻。
- 第2天 — 破千人按讚,留言湧入:「我在畫裡看見自己的海底洞穴。」
- 第6天 — 松菸市集擺攤,開價新台幣 3,000 元,有人出價 35,000 元但阿振拒售。
- 第10天 — 一對旅居台灣的美國藏家夫婦追到家門口,願付 120,000 元,只為把畫帶回舊金山。
- 第18天 — 登上「ARTLICK 線上夜拍」,12 分鐘衝破 300,000 元。
- 第30天 — 倫敦蘇富比「Contemporary Curated」專場直播槌聲落下:成交價 新台幣 1,280,000 元,含佣。
震驚的從來不是價格,而是整個軌跡像一部快轉電影。消息傳回周清瀚老家高雄,媽媽在群組貼出自己二十年前買給他的水彩盤照片:「原來孩子玩顏料真的玩進了倫敦。」那天,媽媽第一次允許他把老家的神明廳改裝成第二間工作室。
夢遊畫家的大腦:雙魚座如何滑入潛意識深海
精神科醫師 林冠廷 分析周清瀚的睡眠多項生理檢查(PSG),發現他的 N3 深睡期波形異常平坦,且 REM 密度比常人高 37%。
「簡單說,他極可能在深睡與做夢之間游移,導致運動神經被啟動,卻又維持著夢境敘事的創意訊息。」
而在占星視角,雙魚座第十二宮能量爆棚:海王星與月亮呈 0 度合相,同時 ASC(上升)落在巨蟹,形成水象大三分相;水星落在雙魚 29°,代表語言系統與夢之間的門檻差一點就消失。當外界都以為他是「被附身」,實際上他只是把水象天賦的通道開到最大而已。
雙魚創作的三大水下引擎
- 情緒海綿化:隨泵站式吸取他人情緒,並在夢中以顏料轉譯。
- 邊界溶解:肉體與精神之間的薄膜破裂,讓色彩代替語言。
- 救贖敘事:所有孤獨都想被擁抱,作品成為巨大繃帶。
周清瀚在訪談裡苦笑:「其實第二天醒來很害怕,怕別人只是想買夢遊的獵奇。」但下一秒,他又補充:「如果夢能替誰貼好傷口,那不如繼續睡吧。」
為什麼百萬只是一張入場券?
藝術顧問 宋采薇 提出三點觀察,拆解為何短短一月能把「素人夢遊者」推上百萬舞臺:
- 可驗證的不可控 — 監視器影片證明「非人為」,夢遊成為不可複製的簽名。
- 情緒通膨的時代 — 疫後全球焦慮水位高漲,人們願意為「純粹潛意識」支付溢價。
- 雙魚座效應 — 水象浪漫敘事容易跨語言,倫敦、東京、台北都買單同一款藍色孤獨。
「藝術市場追逐的不是作品,而是能讓資本說故事的靈魂。」宋采薇直言。
對周清瀚而言,百萬只是一張通往更深夜的門票。他把一半拍賣所得拿去購買紐約 Sleep Medical Center 的深睡研究合作案,簽約條件是讓他在實驗室繼續夢遊創作,但腦波、肌電圖全部公開串流。
他戲稱這是「賣夢圓夢」。觀眾付費收看即時潛意識直播,彷彿 24 小時不打烊的心靈水族館。
夢外之路:醒著也能持續深海對話
周清瀚後來在台北開設 「裂溝工作坊」,並沒有教人夢遊,而是帶領參與者認識自己的「清醒夢協議」:
- 第一步:情緒烘焙 — 睡前書寫三行最想哭的事,把眼淚先鹽漬起來。
- 第二步:顏料呼吸 — 替嗅覺設定味道記憶,例如薰衣草與浪花味,以便在夢中召喚。
- 第三步:投影實驗 — 用微型投影機把白天的不安片段打在天花板入睡,讓夢與影像交疊。
- 第四步:儀式性起床 — 每天給夢一個標題,用一句詩記錄,而非理性日記。
兩個月後,工作坊累計 126 位學員,產出 126 幅 半夢半醒小畫。其中一名 17 歲高中生把媽媽的癌症病房素描成一條發光鯨魚,在社群募資兩天內超標 400%,全數捐作安寧基金。
周清瀚在直播道晚安前總是說:「**創作從來不是上岸,而是記得怎麼在水裡呼吸。**誰說一定要百萬才能換來靈魂側身?你需要的也許只是一點勇氣,替眼淚找到顏色。」
他在工作室牆上貼著一行手寫字:「如果夢夠大,就不會有邊界;如果愛夠深,就不怕下沉。」凌晨三點,監視器的紅燈繼續亮著,魚缸水波盪出一圈又一圈的銀藍,彷彿在替這座城市守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