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金牛植物殺手日記:多肉教我的理財觀
前言:當金牛把多肉養死,錢也跟著蒸發
我,典型的金牛座,愛吃、愛錢,也愛一次性買三盆多肉放在陽台看星星——結果兩週後它們全掛了,連帶我跟著蒸發一千元。這不是植物殺手日記,這是我的理財覺醒瞬間。
金牛的固執讓我起初拒絕承認失敗,硬是多買了土壤、肥料、補燈,最後在結帳頁面看見「NT$2,780」的瞬間,我終於明白:不承認錯誤的花費,才是最大的浪費。
於是我決定把多肉給我的教訓,轉化成追星也能安心的理財五步驟。因為我愛的行星不會停下來等我存錢,但我能讓每一分錢都走得有底氣。
步驟一:盤點——先搞清楚你到底養幾顆地球步道
養死多肉的第一步,就是盲目擴張。我翻開帳本,才發現自己一個月內買了12盆不同品種,卻從來沒記得它們的名字。理財也是如此,很多人說「錢不夠用」其實是「錢去了哪裡不知道」。
- 列出資產負債表:用Google Sheet把植物、土壤、花盆價格通通列點清單。對應到理財,就是清楚每一筆消費的去向。
- 拍照標籤化:我把每一顆多肉拍照建檔,提醒自己它們的澆水頻率。這就像把每一筆追星支出(周邊、演唱會、應援燈)用Notion做標籤:必買、可等折扣、衝動型。
當你把支出照片化、數據化,罪惡感就會從「我又亂花錢」升級成「我在哪一條宇宙靈魂隧道走失」——下一步就簡單多了。
步驟二:訂製光周期——把明星行程變成自己的預算光譜
多肉要依照不同品種調整日照,錢也是。
我把收入想像成一個半日照陽台:
- 非賣品區(東北角):房租、交通、保險,固定且不能砍,像嬰兒手指這類不曬就徒長的多肉,必須優先保護。
- 彈性光區(西南角):追星、聚餐、買新耳機,這些可以依季節調整,相當於熊童子夏天休眠,錢也能「休眠」——存起來。
- 假陽台窗台(反光隔板):看似花得到實則存得到。例如用信用卡紅利買演唱會早鳥票,再用零手續費轉帳把票錢轉回來,省下高鐵搶票的工本費。
我利用手機鬧鐘建立「光合鬧鐘」,每當帳戶餘額低於一萬就自動提醒:該把追星球鞋暫時關進陰涼處了。這樣既不抹殺想要的快樂,也不會出現月底吃土多肉的窘境。
步驟三:K值澆水法——給錢也給愛,但不要給到爛根
多肉界有專業的「K值公式」,我把它套到追星:
- 土壤乾燥程度 = 帳戶可支配餘額。只要一降,就立刻停止購買周邊,就像土壤表面變白再澆水。
- 品種係數 = 偶像回歸週期。如果是20週年紀念,係數1.5,代表這筆支出合理加碼;如果只是普通簽售,係數0.8,冷靜。
- 環境濕度 = 社群輿論。當微博超話全是應援連結時,把濕度調高警覺,避免「跟風爛根」。我就曾經跟風買了兩件同款應援T,結果氣溫驟降一次都沒穿。
公式實戰:當我餘額剩下一萬五,偶像宣布十月底演唱會,我的K值算法如下:
土壤乾燥(餘額 1.5 萬)× 1.2(演唱會係數)× 0.7(已買三場見面會,再加碼風險降低)= 1.26,落在「可澆水」範圍。我買下門票,但同時設定演唱會隔天開始「斷水斷糧」一週,把八千元存回去,根就沒爛。
步驟四:黑腐警報——替衝動消費安裝砍頭機制
黑腐,是多肉界的不治之症,葉片一黑,根也完了。放在理財上,黑腐就是「報復性消費」:一氣之下買了三張同款小卡,最後發現根本曬不到光。
我給自己設定砍頭冷卻期:凡是購物車停留未結帳項目超過一晚,截圖貼到《黑腐筆記本》的Notion頁面,標註「拖延三天」。三天後如果還很想買,再回頭審視。這過程中,60%的項目被我刪掉——因為我不記得為什麼當初想買。
更有趣的是,我把刪掉的「黑腐購物」金額匯整成「砍頭基金」,半年後累積三千八,拿去買了真正能讓我見到偶像場次的應援手幅。那一條砍掉的爛葉,最後變成了笑到最後的莖幹。
步驟五:珍珠岩庇護——把儲蓄空間做得比花錢更大
植物需要珍珠岩保持排水,金牛需要易取性高的儲蓄工具,否則根系會悶死。我將帳戶拆解成三個「多肉盆」:
帳戶名稱 | 功能 | 取用門檻 |
---|---|---|
日常盆 | 活期+數位帳戶高活存 | 立即使用 |
退休盆 | 0050 ETF 定期定額 | 3 年後可賣 |
追星盆 | 零股券商+短期債券 | 30 天後可贖回 |
當我買下演唱會門票,就從追星盆提領,而非伸向退休盆。這顆珍珠岩讓我看見時間的具體形狀:三年後的我一定感謝今天忍住沒買兩套應援棒、卻加碼0050的自己。
另外,模仿多肉土壤分層——在APP裡把每一筆投資命名為「阿爾巴月夜」「廣寒宮」「冰棍」,視覺化連結,讓枯燥的數字變成療癒畫面,金牛的感官享受得到滿足,就有動力繼續存。
尾聲:當多肉再度開花,我用同樣的秩序寵愛行星
一年後的現在,我的陽台擺放七盆健康爆盆的「白鳳」「冰山」,它們在三月合開之際,就像我存下的七場見面會,每一場都有名字、有日期、有票根掃描檔。
在花與錢之間創造秩序之後,我才發現金牛座真正渴望的不是收藏,而是對生命的恆常見證。多肉告訴我「緩慢就是快」,理財告訴我「紀律就是自由」;當我把這些語言翻譯成追星節奏,我終於能大聲對偶像說:
「這趟地球步道,我存好錢了,也存好自己了。」
若你也在養植物與追偶像之間迷路,不妨先把第一碗土壓實,再把第一張專輯收入透明資料夾。因為我們永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強大,只要我們願意為內心的綠意與星光,鋪上對的栽培方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