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電梯按鈕實驗:樓層選擇暗示星座決策模式,從 1F 到 30F 的星象密碼

分享
2025-08-12

為什麼有心理學教授開始盯著電梯?──實驗緣起與背景

在台北某棟 30 層樓的商辦大廈,心理系教授陳韻如與她的研究團隊花了 120 天守在電梯旁,只為追蹤一個問題:「人們如何按樓層?」

起初只是想了解高峰期如何減少等待,卻意外發現使用者行為有驚人一致性——同一星座族群重複按壓相同區域樓層的比例高達 73%。這遠超隨機分布應有的 3% 期望值,顯示在無意識之間,星象暗示與個體決策模式緊緊交織。

研究團隊於是把樓層區分為「直覺層」(1-5F)、「效率層」(6-15F)、「目標層」(16-25F)、「情境層」(26-30F)。透過匿名感測器與事後問卷,交叉比對參與者星座。他們發現:

  • 火象星座偏好「直覺層」的即時按下,毫無猶豫。
  • 土象星座幾乎在「效率層」停駐,等待時間最短時才按鈕。
  • 風象星座則在非高峰集中於「目標層」,寧願繞遠路也要避開人群。
  • 水象星座最有趣,游移在「情境層」,會因一則訊息或突然的心情轉換而改變樓層。

這讓研究結論跳脫傳統行為經濟學視角,直指星座特質可做「微環境選擇」的預測器。

火象星座:強烈意志的箭頭,1-5F 的即時震撼

在觀察中,牡羊座、獅子座與射手座使用率最高的竟然是 3F。研究員起先困惑——3F 是健身房與美容沙龍的合設樓層,為何火象比例反倒最高?分析後才明白:火象追求「立即滿足」與「炫耀展示」正是關鍵。

  • 牡羊座平均在玻璃門打開的 0.8 秒內就按鍵,手指動作果決,旁人還在等電梯門全開,他們已衝進去。研究稱之為「紅色閃電現象」。
  • 獅子座則最常與旁人交談「你也去 3F?太巧了吧!」實則暗暗享受被仰望的氛圍,按鍵姿態大動作、帶有戲劇性。
  • 射手座則在無人排隊時突然改按 5F(空中花園),只因窗外風景突然想起自由。該跳脫行為讓系統偵測到「選擇誤差」的異常衝動值。

結果 fire trio 成為整棟大樓最快觸發安全門警報的人群——電梯通知系統誤以為內部超載。原來,他們集體傾斜在門邊的姿態,造成荷重感測器錯亂。

火象的 1-5F 選擇,是一場「自我肯定」的即時戰鬥:身體先於理性,目標先於計算。

土象星座:安心感方程式,6-15F 的效率邊際

走進電梯,你若看見金牛座、處女座、摩羯座橫跨在牆邊滑手機,卻遲遲不按樓層,別誤會他們在耍廢。研究發現:土象星座在按下按鈕前,平均會觀察 2.4 秒 的乘客人數與分布,接著才刷地一聲按下 8F 或 12F。這兩層恰好是咖啡廳與共享辦公室「剛剛好」的所在——噪音低、座位穩,還能俯瞰台北盆地。

對他們而言,樓層選擇等同風險評估。取樣的 47 位土象受訪者一致回答:「我按 8F,是因為不想在 25F 遇到老闆。」把 6-15F 視為「可控區」,在這區間即使突發下雨天,也能迅速轉移至備案。

  • 金牛座:偏愛 6F 甜點店,因為有固定折扣,時間到了就能吃到限量布丁。
  • 處女座:把 11F 做為「中繼層」,會刻意多坐三層再爬樓梯當健身,精算卡路里。
  • 摩羯座:選擇 15F 大型影印中心,列印每份 2.3 元的成本,在心裡已經轉成 ROI。

土象星座的決策語言是「穩定壓倒一切」。若你在電梯裡看見他們同時攥著環保杯與錢包,那是身心同步的安心感佈陣。

風象星座:外掛大腦的蝴蝶,16-25F 的契約跳躍

雙子座、天秤座與水瓶座行事風格高度「非線性」。數據加總顯示:他們最常一口氣按 16F、19F、23F,然後在中間某一層就溜出去。這行為被研究團隊標註為「漂浮錨點決策」:

  • 先在離峰時段佔據 19F(展演空間),等待有人群聚集時再換層;
  • 藉由不固定的樓層,創造新的「偶遇機率」;
  • 把電梯當社群篩選器,用 30 秒迅速判斷彼此價值觀。

雙子座最愛在 2330 字的直播中即時切換:「等等,19F 有快閃市集!」手指跟眼神一起飄忽,螢幕留言 -> 現實空間 -> 數位平台成為閉環。

天秤座則把 22F 的商務中心當「優雅談判場」。他們會預先算好自己出席的最佳角度:電梯鏡面反射統計表示,天秤座站姿能讓對方在 3 秒內降低 11% 的防備。

水瓶座最顛覆,直接按 25F 天台——只為呼吸「異常氣味」。研究員起初以為是菸味,後來才發現他們在測試「氣味與創造力」的連結,還帶領 72 位實驗手機記錄腦電波。

風象把樓層當變量 X,輸出人際關係的無限迭代方程式,讓每一層都可能成為下一個宇宙的支點。

水象星座:情緒觸發的潮汐,26-30F 的情境劇

巨蟹座、天蠍座與雙魚座在 26-30F 的分布曲線最不穩定:時間序列圖呈現鋸齒,情緒波動與按鍵時間幾乎同步。他們經常「先按 26F 的展演廳,電梯到 15F 倏地改 27F 的安靜咖啡館」。這讓系統一度誤判是感測失靈,直到後續訪談才揭開真相。

  • 巨蟹座:把 26F 的玻璃帷幕當情感投射螢幕,若窗外雲層變濃就改按 30F 陽光平台,因「想曬乾眼淚」。
  • 天蠍座:在 28F 黑暗劇場裡獨坐,使用可調光軸按鍵盤,錄下自己「被偷窺的凝視」,作佈展材料。
  • 雙魚座:經常進入「360 度幻想」。原本要去 26F,卻因隔壁路人傳來海邊照片,立馬刮掉 26,改 29F 玻璃水族館——儘管它從不存在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水象星座在電梯按鈕上「指尖停留」時間平均高達 4.7 秒,創所有元素最長紀錄。他們的手指像在鋼琴鍵上徘徊,聆聽電梯蜂鳴聲與心跳的共鳴。研究員某位巨蟹受訪者說:

「我其實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層,只是想確認,這顆按鈕的冷與熱,今天能否反映我的心情。」

這段話,讓整個實驗團隊決定把水象定義為「流動決策者」:沒有固定終點,路徑由情緒潮汐推動。

實驗延伸:把電梯帶進生活,如何運用樓層認識自己與他人?

1. 觀察三步驟:用「345 法則」快速讀星

  • 3 秒觀察:進電梯後,留意誰第一時間按樓層?箭頭旁的站位、手部角度,即可推估火象特質。
  • 4 秒停頓:土象族群會利用等待門關閉的 4 秒,微調環境與路徑;觀察他們手機是否已準備好 QRCode 點餐。
  • 5 秒浮動:風象會按錯樓層再修正,水象則在角落沉思;留意兩者波動頻率,你就能判斷對方元素傾向。

2. 給主管與人資的「樓層管理學」

企業若能結合樓層職能與星座分布,可以創造更舒適的工作環境:

  • 火象友善化:將即時回覆的客服中心放在 3 樓,用鮮紅色呼叫鈴刺激他們的競爭神經。
  • 土象效率區:安排固定座位、透明排程的部門於 8-12F,滿足他們對可預期的渴望。
  • 風象創意實驗室:將碰撞空間配置 19F,具備開放吧檯與可移動白板,使偶遇次數提高 1.8 倍。
  • 水象恢復角落:26-28F 設計軟燈光與植物氧吧,允許員工獨自調節情緒。

3. 給每個人的回家作業

今晚下班走進電梯時,請先暫停 3 秒,問自己:「我今天選的樓層,與我的星座說明書有多大落差?」記錄一週,你會發現:當你從 9F 臨時改 22F,可能正是雙子靈魂正在拉扯;而堅決只按 8F 的你,摩羯或金牛特質已高達 87%。

把這些觀察寫成小日記,然後分送給朋友。你將驚訝,原來「從同一部電梯展開」的對話,比你預期更能窺見靈魂。讓按鈕不只是樓層,而成為彼此的星際座標。
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