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5雙魚座的藝術創作:從色彩運用看浪漫情懷
什麼是雙魚座藝術靈魂?從星象看2025年的情感放大器
在占星學中,雙魚座是十二星座的壓軸,象徵著靈魂的終點也是起點;2025年,海王星將於雙魚座尾聲進行逆行收尾,並於7月與雙魚守護星海王星二度合相,彷彿給了這條魚雙倍的「深海氧氣」。這一年,你會發現身邊雙魚座的朋友、藝術家、設計師,突然不約而同地沉迷在色彩的微光與倒影裡——那是一種類似於夢中夢的視覺經驗,讓人分不清現實與潛意識。
「如果牡羊用筆觸征服畫布,那雙魚就是用情緒融化顏料。」
台灣新銳水彩藝術家林芷安在2024年底的創作筆記裡,寫下這句話。她預測2025年的雙魚座創作,會出現三大特色:
- 顏料疊加後的暈染邊界無法控制,這正是「允許眼淚自己決定形狀」。
- 主題不再追求「敘事」,轉而抓取「氣味與回憶的星座圖」。
- 色彩比例中,超越8:2法則,直接在畫布上堆疊70%的中間色,讓觀者自行尋找故事。
當這樣的水象浪潮推向2025,「浪漫」將不再是形容詞,而是一種色彩調配的計算單位。
色彩心理學在雙魚座身上的獨特劇本
在榮格心理學裡,雙魚座對應的原型是「永遠的漂泊者」,他們對顏色的解讀並非「理性辨識」,而是「記憶喚起」。2025年最能觸發雙魚座創作欲的前五種色譜如下:
色彩 | 心理觸發 | 雙魚關鍵詞 | 2025建議應用 |
---|---|---|---|
珍珠母貝白 | 靈魂保護膜 | 希望、模糊邊界 | 畫布打底,創造霧面光暈 |
深海孔雀藍 | 潛意識之門 | 內向、自癒 | 與螢光珊瑚粉做高對比 |
珊瑚螢光粉 | 愛的幻影 | 佔有、救贖 | 局部高光,營造心跳感 |
濕土苔蘚綠 | 大地錨定 | 安全感、循環 | 與灰白色做舊化處理 |
玫瑰晨霧紫 | 夢境入口 | 預感、直覺 | 最後一層罩染,柔化所有線條 |
舉例:當雙魚畫家陳冠宇創作「台北清晨的雨水味道」系列,他先把整張水彩紙浸泡在淡孔雀藍的池子裡,數小時後在紙張仍潮濕到能映出指紋時,滴入少量玫瑰晨霧紫與螢光珊瑚粉,水的表面張力在瞬間與顏料衝突,形成一顆顆「色淚」。於是觀者同時聞到雨水與玫瑰,聽見捷運車廂滑過軌道的心跳節奏。這就是色彩心理學在雙魚座手裡的獨特劇本:他們把色彩聲音化、味道視覺化,甚至情感溫度化。
更進一步,雙魚座2025年會大量採用「meta-color 疊加法」:用一種看起來幾乎不存在的中間色打底(例如拿15%的藍+5%的黃+80%的水),創造令人懷疑「是不是我眼花了」的幽靈色塊。這塊幽靈色將在觀者視角移動時閃現,恰恰符合雙魚座外顯柔弱、內在奔流的矛盾美學。
實例解析:三幅2025雙魚座代表作品與配色拆解
-
作品一:《泡沫中的電話亭》
創作者:花蓮陶藝+水彩雙棲的潘綺華潘綺華以回收老窗花為模具,把7種琉璃釉彩融合成如泡沫般即將破裂的圓點。她選擇的基底是台灣東海岸特有的灰藍黏土,先施以一厚的孔雀藍釉,再疊加珍珠母貝白玻璃碎片。經1240度高溫燒製後,白色碎裂成哺乳類動物的細軟絨毛感,孔雀藍則在縫隙滲出淚痕。這件作品在2025年3月台北當代工藝設計博覽會裡,被觀眾稱為「把回憶燒進磚縫裡」的代表。配色裡真正迷人的,是燒成後在陰影處浮現的玫瑰晨霧紫,它只在日落三十分鐘時能被清楚看見,其餘時間像是逃回潛意識的夢。
-
作品二:《魚群讀取你的心跳》
創作者:台中插畫家劉柔吟這是一組九張的拼貼木板畫,主色由深海孔雀藍與珊瑚螢光粉二分天下。劉柔吟把醫院檢查心電圖的數據條掃描進電腦,扭曲成線性版的魚群,再以模切刀把螢光粉壓克力板切成一片片如水滴的光斑。拼接處故意留白,讓底下的木板年輪成為隱藏的沙洲。觀眾在左右移動時,會發現心跳波峰與波谷分別對應孔雀藍深淺的呼吸。2025年8月於台南美術館的「科技與詩」聯展中,現場心跳感測器更讓觀者親身把即時心跳跑在顏色上,成功示範「浪漫可以互動」。
-
作品三:《港邊宵夜 03:47》
創作者:高雄影像藝術家鄭凱中這件長13分14秒的錄像作品,其實是一卷失焦的底片。鄭凱中把舊底片泡在鹽水+硫酸銅混合液24小時,顏色被腐蝕成濕土苔蘚綠與深海孔雀藍的線性侵蝕。他再加入玫瑰晨霧紫LED背光,使每一格畫面看起來像是「老街霓虹燈的夢遺」。影片只有背景收音:逢甲夜市的炒麵聲、基隆廟口的骰子聲、東石漁港的海浪,全是不存在的時間段的混音。觀者在黑暗中分不清色彩的侵蝕是真的由化學反應造成,還是情感預設,恰恰呼應了雙魚座的「虛實不分」哲學。
給雙魚創作者的2025年實用調色建議與能量禁忌
如果你正好是雙魚座,或者擁有強烈雙魚元素(上升/月亮/群星魚),以下這份2025年創作色票與操作守則,是專為你的心臟與心臟外面那層海所設計:
日常靈感捕捉
- 每天22:30-00:00 是雙魚在2025年的海王星黃金三分相時段,請把手機調飛航,在房間角落留一盞玫瑰晨霧紫小夜燈,把今天最能讓你心悸的形狀(雲、窗框、咖啡漬)速寫在上床前的紙巾上。隔天醒來,把紙巾泡進水盆,殘留線條就是第一層底稿。
配色比例公式
- 深海孔雀藍 4 : 珊瑚螢光粉 1 : 珍珠母貝白 5,最不容易失手。原因:雙魚常因過度投入而失落控制,這組比例保留了視覺喘息。若感覺過於稚嫩,角落點綴苔蘚綠即可。
禁忌提醒
不要在滿月前後三天使用全黑。這時的雙魚極度敏感,全黑會吸收所有情緒,導致陷入無端的自我責備。寧可用帶紫的黑(75%黑+25%紫)取代,為邊框留下救贖的光暈。
情緒歸巢的顏色練習
- 步驟1:拿一張30x30cm棉麻布,噴溼。
- 步驟2:把海水帶回來的貝殼擺在布中央,滴6滴孔雀藍,2滴珊瑚粉於貝殼旁。
- 步驟3:開窗讓風自然吹乾,隔天你會看見潮汐線。收納這塊布作為年度創作的情緒錨點,每當陷入過度同情別人或自我消耗時,就把它放在膝蓋上閉眼觸摸,顏色與風的記憶會幫你重新氣泡化負面能量。
最後提醒:2025年的木星在雙子座,四分雙魚。雙魚容易過度解讀「他人的期望」,因此在分享作品前,請先問自己三個問題:「我想說的故事,如果沒有人聽懂,我還會繼續畫嗎?」只要答案是肯定,就放下社群濾鏡,直接把顏料倒上去吧。
從雙魚座色彩學看台灣浪漫文化的新詮釋
當國際藝壇聚焦AI生成的狂暴配色,2025年的台灣卻因雙魚座的創作浪潮,回歸一種更為內向的浪漫。中山北路老洋房的夕陽,因為孔雀藍的百葉窗而多了鯨魚腹腔的回聲;三峽老街的紅磚,被玫瑰晨霧紫的霓虹反光暈染成日治時代與手搖杯並存的錯置時空。
策展人徐薇涵在2025年10月預計展出的《島嶼,漂流》聯展中,刻意邀請十位雙魚座藝術家,將北海岸、月世界、屏東海口的實地水質樣本帶回工作室。她說:「我要讓雙魚用自己的眼淚,調出台灣海浪的色溫。」結果每一位藝術家在稀釋海水樣本時,都不約而同加入20%的玫瑰晨霧紫——因為那是台灣眷村鐵皮屋在春雨裡金屬生鏽的粉霧感。當這個顏色曬乾印在水彩紙上,你就會看見「土與島的記憶交換身體」。
這也是2025雙魚座給台灣浪漫文化提出的新主張:浪漫不必遠求,它就在潮間帶的呼吸、市場阿婆的蔥油餅蒸汽、以及夜半路燈下的檳榔攤紅光裡。只要讓雙魚座自由地疊色、暈染、打碎、重組,那些我們以為俗豔的風景,就會變成可以流淚也可以游泳的宇宙碎片。
最後,看完這篇文章的你,無論屬於哪個星座,都可以挑一個週末的傍晚,帶一罐孔雀藍壓克力顏料,到最近的海堤或河濱,在地面寫下「我原諒你了」。不用拍照打卡,只要給它15分鐘,讓海浪或晚風把它擦去。**你會發現雙魚座的浪漫,其實是所有靈魂共有的特權。**只是他們先示範:怎麼把那句「我原諒你了」變成一整顆琉璃色的星球,繞著我們的心,安靜地發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