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水瓶座的線上課程購買紀錄:未來焦慮指標

分享
2025-08-12

水瓶座與「超前部署」的掙扎:線上課程為何成為解方?

在占星學裡,水瓶座被視為「未來之子」,對科技、趨勢與社群議題有驚人的嗅覺。然而這份天賦也讓他們對「還沒發生的局勢」格外敏感。台灣許多水瓶座透露,他們常在深夜滑到「升級自我」的廣告時瞬間無法抗拒——那不是衝動,而是「如果明天就被淘汰」的無名焦慮。

「萬一三年後,地球最需要的是區塊鏈心理諮商師呢?」

於是,一套又一套線上課程堆滿 Udemy、Hahow、PressPlay 的購物車,彷彿買入的是時間暫停券,把不安擋在螢幕之外。

  • 2023 年台灣統計報告指出,水瓶座在各星座的線上購課金額排名第三,僅次於處女與天蠍,但退課率卻最低,印證他們一旦付費就會「熬夜也要證明自己不算被騙」。

大數據下的「未來焦慮指標」:買了哪些課程才算典型水瓶?

跨平台爬梳匿名資料後,我們發現台灣水瓶座購課呈現三波高峰

  1. 第一季:AI繪圖、Python 爬蟲、Notion 自動化。理由:「要不被 AI 取代,就先統治 AI」。
  2. 第三季:NFT 社群經營、心理學銷售、風格撰稿。理由:「既然景氣變幻,就該多幾條被動收入」。
  3. 第四季:Spoken English with AI Tutor、國際簡報、遠距工作效率。理由:「如果台灣不夠大,那就把自己放到全球外包市場」。

這三波購課的集中爆發往往落在「農曆新年後」、「暑假前」、「年底轉職潮」,與水瓶座守護星「天王星」逆行週期高度重疊。心理師張佳蓉指出,這些領域的共通點在於「創造不可取代的獨特感」,正好對應水瓶座極度害怕失去自主性的深層焦慮。

在課程留言區最常見的水瓶留言:「希望五年後的自己謝謝現在買課的我」——焦慮與浪漫並存。

真實案例:Taipei 小珊的「買課焦慮症」與療癒轉折

小珊,29 歲 —— 白天在台北信義區做 SaaS PM,晚上轉身變線上課程的囤積者。她在兩年間買了 38 堂課,總金額超過新台幣九萬——比房租還貴。

她的購買路徑極其「水瓶」:

  • 第一次為「生成式 AI 工作坊」下單後五分鐘,又因害怕「法規落後」把「GAI 法律風險」一同結帳。
  • 凌晨兩點刷到「年底轉職簡報模版」,理由竟是「如果明年產業雪崩我就靠接案簡報活下去」。

小珊:「每當按下確認付款鍵,心臟都像短暫斷電重啟,覺得未來總算有救了。」

轉折發生在 2023 秋天。她發現自己同時追五條學習軌跡,卻越學越慌。於是她報名了「正念自我接納線上課」——專為過度準備者設計,由台大正念中心開設。

兩個月後小珊只完成三門課,卻成功減少了 70% 的凌晨購課次數,並在課後寫下:「與其買更多保險,不如相信宇宙不會天天末日。」

小結:與焦慮並行的水瓶座必修三門「人間學」

不可否認,未來焦慮是水瓶座的天賦詛咒。但若只把錢砸進線上課程,就像用紗布包火燙傷口,愈包愈痛。以下三門課,水瓶們不妨排進「宇宙的待辦清單」:

  1. 向身體學習:練習 4-7-8 呼吸法,在按下結帳鍵前深呼 3 次,把「我慢一步就輸了」轉成「我值得慢慢贏」。
  2. 向社群學習:拉三五同樣焦慮的水瓶共組「Finish-Club」——每週公開報告「我只完成一單元」,集體允許進度落後。
  3. 向脆弱學習:把「我怕失敗」說出口,哪怕只在匿名論壇。台灣 Dcard Astrology 版有一群水瓶互相打卡「今日焦慮金句」,情緒出口比再多技能樹更有未來。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