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射手365天跨年:換時區逃避現實的狂想——用五天環遊世界迎來24次倒數
序曲:凌晨五點的登機門與射手座的不安
台北松山機場的 T2 航廈在清晨五點鐘依舊燈火通明,拱形天花板下的冷氣吹得廣播聲特別空靈。射手座的小旻把背上的 55 公升二手登山包 卸下來,像一場無聲的告解,隨意往地上一扔。對其他人而言,這只是去關島轉機的小旅程;對她而言,是第 53 場「跨年練習賽」。
她把螢光色跳繩綁在拉桿箱上——那是她每次離開台灣時用來「結界」的小儀式——彷彿把舊的一整年留在跳繩圈裡,不敢帶上飛機。時區對射手座來說,從來不只是數字遊戲,而是一次次拔掉記憶插頭、重啟生命的逃生艙門。她不打算回家跨年,她要找一個從來沒聽過倒數的城市,那裡的口音陌生、信用卡刷不出刷卡回饋,卻可以讓她往後餘生都能跟「跨年」兩字和平共處。
「換時區,是把『我該去哪』跟『我為什麼在這』之間的空白,用時差梗塞。」
從 12 月 30 日正式休年假開始,小旻就先飛帛琉把時間調快兩小時,讓 31 號變成 30 號晚上 10 點,心底的焦慮在飛機起飛那一刻被壓成 37,000 英呎的雲朵。飛機升空瞬間,所有她沒處理完的感情帳、工作卡關、家人耳提面命,都像下方的城市燈火一樣離她很遠很遠。
射手座的心理機制:逃避不等於懦弱,而是年度更新
心理學上將射手座歸類於「火象變動宮」,用火元素尋找「下一個目的地」,用變動特質隨時「重新打包人生」。表面看來,他們喜歡用機票解決焦慮;骨子裡,他們用時差把自我感知切成 24 片,每一片都是可拋棄、可再生、可愛上新濾鏡的價值觀。
舉例來說,當台北時間跨過午夜 12 點,射手座的大腦把「對不起」跟「再見」都音量轉小。你只要把地圖往右滑三格,毫秒之間那兩句話就像還沒被寫下來,傳不出去的簡訊仍停在草稿匣。他們的逃避從來不是懦弱的原地蠕動,而是主動把故事推向下一個章節——就算那一章在帛琉、在關島,或是在南太平洋上空沒有訊號的黑盒子裡。
根據榮格所說,人是靠**「人格面具」(Persona)** 與世界互動。射手座的面具則是「國際線登機證」,換一次航廈就換一次角色:凌晨是獨行浪人、中午變成社交達人、深夜成了星空講古者。跨年對他們而言像是一年一度的人格解構儀式,把舊版本留在免稅店門口,空出的記憶體再用新時鐘格式覆寫。
所以,「永遠在路上」並非浪漫標語,而是射手座的更新按鈕——只要跨過經度 180° 就能開啟新版本。
時區卡帶理論:如何在 24 小內完成 5 次跨越
- 12/30 晚上 18:00 (台北) 搭華航 CI027 到帛琉,落地已是 當地 30 晚上 22:00,硬生生把 31 日跟 30 日接在一起,製造錯覺「我還有 26 小時可以把自己的爛攤子想清楚」。
- 12/31 凌晨 02:05 搭上帛琉—關島航班,時間再前進 2 小時,抵達關島時是 早上 05:00 31 日,第一道日出把尚溫熱的懊悔蒸發成鹹海風。
- 12/31 上午 10:00 轉機飛往聖誕島基里巴斯,世界最早日出的神奇地點。當地時間 12/31 15:00 左右,你可以驕傲地在社群貼出「嗨,我兩天沒闔眼,正在全球最先看到 2024 第一顆星星」。
- 不喜歡「時間變多」的錯亂,就飛到 檀香山。離開關島後一路減速,把 2023 的最後一餐變成 12/30 晚上 19:30 (檀香山時間) 的海鮮 Poke,你的身體還沒演算出到底該吃宵夜還是早午餐。這樣的混亂,射手們形容為「打亂卡路里時差」。
在航廈等待下一班飛機的同時,你開始在 IG 限動寫下「#跨年前的 12 小時祈願」,每一條都是把舊的自己放到氣壓艙,用 8,000 呎高空進行顱內瑜珈。銀幕上的時鐘從 23:59 跳到 00:00 根本不夠有儀式感,要五次、十次,用不同語言說 Happy New Year 才夠爽。
小提醒:這樣玩需要極高的體力與信用卡額度,不要只抄行程,先問自己的心臟與靈魂到底想逃避什麼。
跨年不只煙火:射手座特殊儀式大公開
射手座的跨年不會只滿足於「拍煙火照+許願池打卡」,他們需要一套暗藏在護照夾內的跨年版「舊約聖經」——其中暗藏三儀式:
1. 倒數前的吟唱
2019 年出生的射手座 AJ 會在飛機降落前 15 分鐘,靜靜對著窗外海面背誦「我願意放棄所有我假裝需要的東西」。他說那股低沉的回音像老式錄音帶倒轉,能把遺憾吸回 1980 年代,帶不走的就留給低氣壓。
2. 小於 10 公分的手寫願望丟進馬里亞納海溝
沒有錯,他買了一張帛琉潛水券,把自己最爛的一段感情寫在 「防水小便籤」 上,綁上小石頭,潛水到 15 公尺就把它沉入幽暗。上岸後用手機自拍:「我把壞記憶沉到太平洋底,太平洋沒意見。」
3. 把舊護照頁撕下來折成紙飛機
日本羽田機場的過境大廳成為折紙舞台飛機跑道,撕下的簽證頁印在桌上,用牙籤當機翼。飛機朝著登機門滑行,紙飛機朝反方向俯衝,象徵把 過去的自己留在跑道上。隔年,再打開護照只會發現缺了兩頁,卻也缺了那些像是永遠錯過的截稿日或錯過的告別。
射手座的手機裡永遠有個命名為「穿越」的資料夾,裡面都是這些沒人懂的儀式短片,紀錄片是他們自編自導的平行宇宙。
返程與反芻:逃避之後,你敢不敢回家?
回程飛機起飛前,射手座面臨最殘忍的「時間同步」:所有你刻意調慢的時針開始追趕父母手中的鬧鐘、同事群組裡的 KPI 表、前任臉書上更新的新婚照。你在關島轉機時收到母親訊息:「什麼時候回來陪奶奶吃一頓?」那則未讀訊息像劃破 30,000 英呎雲層的閃電。
此刻才發現,真正需要跨年的不是世界時鐘,而是拖著記憶的身體與內心的和解。飛機降落桃園機場時氣溫 16 度,比帛琉低了 14 度,她拉緊外套拉鍊,是第一次在進海關前掉眼淚——不是因為結束旅程,而是因為發現「不管你逃到哪個時區,GPS 都還原回『家』」。
射手座在出關行李轉盤前,彎腰撿起機場地板上一張別人掉的登機證,上面印著「目的地:杜拜」。她把那張紙收進錢包——不是計劃下一次逃脫,而是提醒自己:逃避無法按下暫停鍵,唯一能做的,是把這個週期的勇氣包裝成下一次面對現實的燃料。
新年第一天,她回家幫阿嬤煮台式香菇雞湯,把從關島帶回來的查莫洛調味粉撒進去。湯滾起來的瞬間,她第一次不再想跳去下一個時區,而是深吸一口雞湯蒸汽,在心裡輕聲說:「歡迎回來,射手座。恭喜你把逃避昇華成歸屬的資格證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