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雙子素食驗環島:ㄧ日一餐的植物基吐槽日記
出發前:雙子座的我到底在想什麼?
身為一個資訊焦慮症重症的雙子座,我是在半夜滑 IG Reels 時看到「低碳飲食挑戰 7 天」的貼文,腦內小劇場瞬間跑出一行跑馬燈:「如果我用腳踩台灣一圈,還只吃植物,會不會直接被奇蹟點亮?」——然後 3 小時後就訂好 ibon 機車票,宣告明日凌晨走。
雙子座缺點之一:決策跟吃口香糖一樣,嚼一嚼就黏在鞋底了。
於是我開始收拾:
- 一條超大圍巾(冷氣房禦寒兼遮陽)
- 可重複吸矽膠吸管(避免塑膠,假文青必備)
- 一大包辣豆瓣花生(防無聊到嘴癢)
- 一個沒裝 Foodpanda 的手機,用意志力抵抗炸雞廣告
第一天從台北橋下牽出我的小迪爵 125,油箱還剩一格,心臟也跟著一格:這趟旅程一定要讓我知道你們口中的「台味素食」到底什麼味!
Day1 台北→新竹:早午餐黑洞與夜市靈魂拷問
清晨 5:30 天濛濛亮,我先衝台北橋下豆漿店。老闆娘問:「豆漿要鹹的甜的?」我開口:「老闆,我要全植物基喔無奶無蛋。」瞬間我看到她靈魂從笑容裡撤退 0.5 公分。
她在操作檯狂翻:「那小籠包、蛋餅、燒餅都不能喔?」我搖頭,老闆娘直接把豆漿端上後退三步,深怕我像會呼吸的 Vegan 標語。我最後只買了一杯黑豆漿跟一顆素飯糰,300 元整,心在淌血——這價格我昨天才在 Costco 買三盒壽司。
中午抵達新竹,市場口「汕頭素食麵」大排長龍,門口小立牌寫「全素、蛋奶素、五辛素」,我童心大起:「老闆我要全素不要五辛!」一碗麵端上來,湯頭清亮帶香菇味,我以為我要飛天——結果吃到一半咬到蒜片,內心 asmr:「喀嚓,旅程首滑鐵盧!」
雙子座黑洞嘴:跟陌生大叔抱怨「怎麼又踩雷」,結果他回一句:「小姐,五辛是味道不是形狀,妳要不要再回去全部挑掉?」
夜宿新竹城隍廟口,撞見傳說中的「蚵仔煎無蛋版」。老闆手藝熟練,洋菜粉代替蛋香,淋上自製海苔醬,超濃海味搭配爽脆豆芽,我一秒失去理智錢包遞出去。吃完後立馬記在日記:新竹=蒜片+無蛋蚵仔煎,味覺記憶打上曖昧勾勾。
Day2 台中:焦糖布丁的誘惑與水晶餃的謎
第二天直奔台中市民廣場的「蔬食早午餐」。門口海報印著粉紅色植物奶拿鐵,我驚天一坐,店員說:**「今天布丁主廚是小 V,全素無奶喔!」**我眼睛直接變成《神隱少女》無臉男,點頭如搗蒜。
焦糖布丁上桌,表層晶瑩透焦,挖一口 —— 牙起顫抖,沒有鮮奶脂味卻有濃玉米澱粉口感,瞬間帶我回國小營養午餐。我把三位店員叫來「懇談」:
- 店員 A:「我們用燕麥奶加海鹽。」
- 我:「可是吃起來QQ?」
- 店員 B:「有寒天。」
- 店員 C:「還有魔芋粉。」
三種粉塵混戰的大魔王布丁,我內心 OS:雙子座需要驚喜,但不是科學怪人布丁謝謝。
下午殺去第二市場排「水晶餃」。老闆娘說這皮是地瓜粉加樹薯粉,餡料是香菇、筍丁、芹菜。**我問:「有蒜嗎?」阿姨瞇眼:「有⋯⋯五香粉算不算?」**我沉默三秒直接放生水晶餃,忍痛換一份 50 元「油炸粿」,邊吃邊跟旁邊高中女生共用一張紅色塑膠矮凳,一邊碎碎念:「同學妳知道嗎,吃素最難的不是信仰,是問清楚『五香粉含量』⋯⋯」
晚上 11 點,我吃當天生唯一正餐:全素藥膳砂鍋。湯頭紅棗枸杞香菇滿滿,撈到最下面藏了一根韭菜。雙子座理智線瞬間斷 —— 但老闆立刻補上一盤炒青菜,說不算錢。台中人,還是有溫度的。
Day3 嘉義→台南:老司機卻翻車的「素粽」事件
第三天到嘉義文化路,原本鎖定「阿娥素食粽子」。現場滿滿人潮,我興高采烈排隊 30 分鐘。粽葉一打開,入眼是黑米、芋頭塊、香菇,但是 —— 香氣爆蒜!我質問攤位老阿姨:「阿姨這不是全素吧?」阿姨淡定回:「不是啊,我們賣的是奶蛋素喔~」
我當場石化,後面阿伯還催促:「小姐粽子買完再聊好嗎?」我只好一手付帳、一手拍照 Instagram Story:「素食踩雷打卡+1」。咬第一口我崩潰,芋頭超鬆但蒜味重到我想唱《愛拼才會贏》。
下午騎到台南,孔廟斜對面出現拯救我人生的「成功豆菜麵」。活到老第一次吃「豆菜麵」原版:豆芽覆蓋整碗,佐醬油、油蔥、胡椒,沒奶沒蛋沒五辛,我邊吃邊掉眼淚,發語音給朋友:「我可能要在台南安頓下半生了。」
晚餐殺去全美戲院旁的「素魯肉飯」。老闆豪氣澆上豆皮、香菇、海苔碎,再用滷汁勾芡,我舉手問:「請問有蒜?」老闆搖頭說:「我可是 30 年佛教慈濟素!」—— 這句話比五星還安心,瞬間嗑完整碗。
重點:在南部,不要只問「素食?」,一定要強調「全素/清素/純植」;否則他們的「素」可能還包蝦米油蔥酥。
Day4 花蓮:海口黑白切與「漁港竹輪地獄」
第四天我撤離台鐵區間、改租機車直奔花蓮。中午抵達海口部隊集合朋友的網美景點餐廳。菜單寫「純植物披薩」+「燕麥拿鐵」。上菜一看,披薩頂滿鳳梨與熱炒青江菜,芝士部分用椰奶做的 Mozzarella,烤完會延伸牽絲,口感神似童年魚板。我狂拍限動,旁邊一桌外國人狂點讚,內心 OS:雙子座社交魂上身,當場用破英文介紹「台灣鳳梨好棒棒」。
下午殺去成功漁港想拍日出,結果餓瘋。港邊唯一熱食是「烤魚烤魷魚」。我眼巴巴站在攤前:「有沒有竹輪?」老闆指旁邊:「有蔬菜口味的!」我接過一支,咬一口 —— 口感超軟 Q,但咬到一半發現包著魚漿內餡,我滿嘴海味瞬間卡在喉嚨。老闆看我噎住,拍拍肩:「小姐,蔬菜口味只是調味,還是魚做的喔~」
我當場在港口海風中背對夕陽,大喊:「為什麼要懲罰一個只想吃草的小仙女!」船家笑到不行,隨手拿一包炸地瓜切片送我:「這個真的是番薯做的啦!」炸地瓜表皮超薄,內層糖蜜流竄,我眼淚+糖蜜糊成一臉,夕陽照映很網美,但其實超狼狽。
晚上入住青年旅館,與隔壁床菲律賓姐姐交換旅伴食材,她從背包掏出一罐素沙茶,我打開行李箱秀出「老媽牌香菇素燥」。瞬間兩人惺惺相惜,半夜加泡素泡麵,一邊用 Google 翻譯討論炒泡麵秘訣,原來語言不通也能靠共享的沙茶味跨越國界。
結語:把 7 天的肚子租回台灣,然後呢?
回到台北那天,我在板橋車站地下美食街,點了一碗40 元全素麵線羹,第一口就——
平凡到讓人想哭。
一路從台北南下環島,吃過布丁實驗體、炭烤地瓜船、椰奶披薩、韭菜拌青菜,我突然領悟:「吃素不是一場道德奧運,是一種觀察世界的角度。」
雙子座原本為了「作品、內容、挑戰、熱度」才上路,最後在這些坑坑疤疤的日常裡,發現每個城市的純植物產業都在長出自己的枝椏。有人在夜市用洋菜粉代替蛋香、有人在漁港用竹輪騙我感情,但也有阿姨趕緊給我換碗「去蒜炒麵」,有菲律賓姐主動分享素沙茶。
- 下一趟? 我計畫住進阿美族部落學習鹽烤麵包果與馬告風味。
- 給讀者的建議? 別問「這裡有沒有素的?」,直接加碼「我不要五辛、不要奶蛋,麻煩了!」
- 最終心得? 記得要感謝每一位願意為你搞清楚的店員,他們才是你旅途裡真正的座標。
我在日記末尾寫下:「原來,環島一圈只為了在台北橋下,重新擁抱那一碗最簡單的豆漿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