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水瓶離職旅行成真:一人環島打工換酒記
為什麼水瓶座總是說走就走?
水瓶座的自由按鈕一旦被觸發,誰也攔不住。 29 歲的「星塵」原本在外商擔任行銷經理,年薪破百、老闆器重,卻在一年內第三次夢見東海岸凌晨四點的墨色太平洋,醒來當下就遞了辭呈。辦公室同事驚呼:「妳瘋了?」她只淡淡回一句:「我的瓶子裝滿了,得倒出來才能裝新的。」
三段式離職儀式
- 剪去留了五年的長直髮,從髮尾象徵砍掉職場標籤。
- 把名片全部拿去造紙廠,親手做成再生紙護照套。
- 用遣散費新台幣 6 萬塊買了一張沒有回程的環島客運周遊券。
水瓶的叛逆從來不是任性,而是用極端的行動去回答生命的提問:「不離開,怎麼回來?」
2900 公里的酒單地圖
星塵在 Google 地圖上標記了 22 家鄉鎮酒吧,從宜蘭礁溪深山裡的威士忌蒸餾作坊,到墾丁恆春鎮威士忌公路的衝浪酒館。每抵達一站,就用 「打工兩天換一杯招牌調酒」 的方式留下記號。
北部試煉場:台北 WhisBar
- 酒單:老船長的艾雷島泥煤 + 台灣桂花陳釀,命名「月落東北海」。
- 打工內容:把整面牆的酒瓶擦到能照見自己靈魂;兩天下來前臂線條比她人生任何一次健身還明顯。
中部靈魂站:台中 Toast & Roast
- 酒單:煙燻梅酒 Highball 叫「無聊女子自救會」,太貼近她離職前的心情。
- 打工:深夜 2 點幫忙烤 150 份德式香腸,聞到油脂爆裂的瞬間她突然懂了:「原來人在極度疲倦時會放棄優雅,這也是一種誠實。」
往南每多踩一公里,GPS 的藍線就像酒瓶的軟木塞緩緩旋開,把城市裡的焦慮一點一滴拔起來。
打工換宿內幕:從首都俗到鄉鎮萬事通
星塵透過 HostelWorld、背包客棧社團與酒吧老闆私人群組,拼湊出一條「免住宿、免餐費、酒精供應不限量但不准醉到天亮」的交換條件。每站平均待 48 小時,工作 8~12 小時,剩餘的時間騎著借來的 YouBike 探索在地。
三天兩夜範例:台南 zou-zou Hostel
- 工作時段:下午 3 點到晚上 11 幫忙櫃檯 Check-in、洗杯具、煮宵夜給客人。
- 福利:老闆娘私藏 12 年單一桶威士忌無限暢飲,但只有完成「讓房客說出一個秘密」才能解鎖。
- 結算:睡的是背包客棧上鋪、省下的住宿費 1,600 元直接拿去買了條復古牛仔吊帶褲。
她學會了三件事:
- 杯碗再也不會破:因為打破就要自己賠。
- 地方媽媽的交友圈超過癮:幫隔壁早餐店拍一張復刻昭和時期海報,就換到三家不同口味的蛋餅吃到飽。
- 酒真的可以治病:宿醉被鹹豆漿徹底拯救的那一刻,她相信中醫與酒精存在某種量子糾纏。
公路上的靈魂問答:酒後真言的療癒力
水瓶座慣性把情緒壓縮再壓縮,像一個不斷打氣卻沒出口的真空罐。離職後第一週,她在花蓮一家只開到二十三點的小酒吧,遇到五十歲的帆船教練老黃。三杯龍舌蘭後,老黃說:「我離婚當天就把船開到太湖,喝完 20 年麥卡倫,從此不想上岸。」
三段式對話開啟她的情緒洩洪
- 老黃問:「妳離開工作,究竟想逃什麼?」
- 她說:「不是逃,是去找一件我很久以前掉在青春裡的東西。」
- 老黃笑:「那一定是勇氣,不是答案。答案都在下一個港口。」
從此她養成習慣:每到一間新酒吧,就問熟客同一個問題——「如果可以立刻跟過去的自己說一句話,你會說什麼?」答案被寫在一張張酒標背面,貼滿了她 30 公升的後背包內裡。
有人寫「別急著長大」、有人寫「快逃」、也有人只畫了一個歪斜的笑臉。她看著這些留言在夜晚車燈下閃閃發亮,彷彿裝了一把發光的梯子,可以把深埋的遺憾一階一階爬出來。
環島尾聲:把勇氣裝進下一瓶酒
最後一站回到台北,她背 10 公斤重的紀念品,裡面有臺東 driftwood、綠島火山豆、墾丁貝殼與 67 張酒標筆記。老同事約她敘舊,她把 2900 公里走過的酒吧名片排在桌上,像列隊的小兵,瞬間讓整間餐廳安靜。
水瓶式彩蛋
第二天,她把那些名片掃描手繪成 「離職者心靈酒單」 電子地圖,免費放上雲端分享。一個月內下載破 8000 次,留言區成了微型社群:#我願意用故事換一杯酒#。
她現在在台北開了一家 6 坪大的外帶酒吧,名字就叫「Vacuum Distillery」——真空蒸餾。
- 酒單上最貴的一杯叫「前一晚的自己」,價格 00 元,顧客必須寫下一封給未來的信才能兌換。
- 最便宜的一杯叫「Gap Year」,只要帶來一條路上拾起的風景照即可免費。
她沒有離職恐懼症了,因為她已經證明:世界這麼大,只要勇於拔掉瓶塞,就能把整片天空裝進下一支酒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