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巨蟹媽祭祖特餐:祖先也想讚好評
巨蟹座媽媽的餐桌信仰:愛是先從味覺想起你
有種思念,被做成料理後就不酸了。
巨蟹座的主宰星是月亮,掌管潮汐與記憶。對巨蟹媽來說,「吃飽」從來不是卡路里,而是安全感。每年農曆七月,她照例在炎炎高溫裡站在瓦斯爐前四小時,汗水滑進嘴角,她微笑:「這是祖先在提醒我味道夠不夠。」
- 她記得曾祖母愛芋頭鬆軟、祖父忌蔥、外婆最後幾年嗜甜。
- 她把這些碎片揉進魯肉、熬成高湯,像寫一封緩慢卻堅定的情書。
- 她相信陰陽兩隔,但味蕾是蟲洞。只要蒸汽飄進香爐,祖先就能聞到回家路。
因此,祭祖這天從前一週就啟動:
- 逛菜市:她會跟每一攤老闆娘閒聊,「這是拜拜的,要好看的喔!」語氣像在挑禮服。
- 拍照群組:兒女即使遠在外地,也得 LINE 回覆「想吃」或「不要香菜」,讓她感受「一家人同時對著鍋子張望」的錯覺。
- 開鍋彩頭:她堅持要把第一塊滷肉夾給鄰居黑貓,「讓祂先幫祖先嚐味道」,黑貓慢條斯理舔完,她才安心蓋鍋。
對巨蟹媽而言,儀式從不是在靈桌前才開始;她的宇宙永遠圍著餐桌繞行。
祖先想按愛心的菜色 TOP5,背後全是斷不了的故事
巨蟹媽有份「祖先點播排行榜」,每道菜上桌前,她會在心底默念:「今天的三層肉很讚,您要多吃兩塊。」以下是經典復刻名單:
1. 古法芋頭米粉
- 前世記憶:外曾祖母在三重碼頭擺攤,芋頭切大塊才能讓船工拿筷子當船槳撈。
- 巨蟹媽進化:改用大甲檳榔心芋,湯頭以老母雞熬三小時,然後把湯表層雞油撈掉,只留月光的油潤。
- 靈桌小撇步:在米粉中央插一根芫荽,寓意「步步高升」,祖先看了不滑手機。
2. 蔥爆紅糟豬
- 前世記憶:祖父年輕時在南洋當兵,返鄉後只要聞紅糟味就哭。
- 巨蟹媽進化:把紅糟分量減半、加麥芽糖提亮色澤,並爆香大量本土紅蔥頭。起鍋前淋米酒沿鍋邊一圈,像是呼喚魂兮歸來。
3. 蒜香糯米椒
- 外婆生前牙口不好,愛把糯米椒蒸到軟爛再拌蒜蓉。巨蟹媽維持軟爛特色,卅年如一日。
4. 鹽烤台灣鯛
- 魚背剖開塞進破布子與檸檬葉,烤完皮脆得可聽見祖先說「喀滋」。
5. 花生湯圓糖水
- 因為曾祖父正月十五私奔,約定暗號就是「圓仔熟了就回家」。巨蟹媽用台灣九號花生煮到綿沙,湯圓手工包芝麻,讓「回家」兩字具象化。
秘訣:她在每盤菜背後貼一張小便利貼,寫上「誰」曾經最愛的細節。紙片經年累月貼成一大幅廚房壁紙,讓牆壁也學會說故事。
現場直擊:從爐檯到靈桌的兩公尺,塞了三十年的牽掛
凌晨四點半,瓦斯爐的火像顆橘色星球。巨蟹媽穿著那件洗到起毛邊的圍裙,腳踩藍白拖,步伐卻莊重得像進香。
1. 裝盤學
- 白雪瓷盤沾水後擦乾,不留指紋,「祖先看照片會漂亮」。
- 色票原則:綠葉菜永遠放在視覺 11 點方向,像月曆翻到最順眼那頁。
- 雙份擺設:她總多擺一只小碟,裝幾滴米酒,聲稱是給「路過的好朋友」。
2. 電梯裡的獨白
把菜端進電梯,她會自語:「今天樓上小美結婚放鞭炮,您別嚇到。」 16 層樓上升,每一層都是秒針,她絮叨上一週兒孫大小事。若在 7 樓遇見早起遛狗的王先生,她會把食指放唇上:「噓,菜在偷聽。」
3. 靈桌前的 7 秒鐘
她把第一柱香插在米杯裡,退後兩步,低頭,鼻尖剛好聞到肉燥和線香交纏的氣味。 在沉默的 7 秒裡,她不是在祈願,而是在「收信」:風吹爐灰、貓叫遠處、燈管細微嗡鳴,她相信那是祖先的已讀回饋。
然後她抬頭,眼尾分明是淚卻也是笑,仿佛剛剛被拍了拍肩 —— 兩公尺的人間路,她走了三十年,依舊覺得太短。
當 Z 世代加入:臭豆腐拿上靈桌會被退貨嗎?
最小的兒子阿滴,從台北拎回一盒「深坑麻辣臭豆腐」,想給祖先嚐鮮。
巨蟹媽先是挑眉:「這味會衝撞祖先的鼻子吧?」 然而她卻在角落點燃一支迷你線香測試 —— 結果十分科學:辣味蓋過臭味,香氣竟與傳統紅糟產生神祕契合,就像老歌遇見嘻哈 Remix。
- 現場投票:大孫在 LINE 群組開了「是否上供」匿名投票,短短三分鐘,「+1」灌到 87 票。
- 阿滴說:「祖先也要跟進時代啊,不然隔壁靈桌點 Uber Eats,豈不輸陣?」
最後臭豆腐被端上桌,但巨蟹媽堅持插上一片九層塔葉「腸胃不好可解毒」。在眾人笑聲中,那盒麻辣臭豆腐竟成為當日最速清盤冠軍,連香爐都像比了個讚。
結論:巨蟹座媽媽的傳統不是銅牆鐵壁,而是一條會呼吸的圍裙 —— 她能把新事物縫進舊記憶,讓「祖先」與「年輕」在蒸汽裡握手言和。
留下最後一道菜給來不及說的話:陰陽都不孤單
供桌收起後,廚房亮度從鎂光燈降回昏黃。巨蟹媽會把每道菜只剩下「一口」放進瓷盅,冰進冰箱最裡層,標籤紙寫「留給明天的自己」。
那口剩菜,其實是**「回甘的暫停鍵」**:
- 晚上九點,她加熱剩菜,坐在客廳沙發邊看《女兵日記》重播,邊把燙口飯吹涼,邊對著天花板報告:「今天芋頭軟透了吧?我看見你跟隔壁阿祖聊天喔。」
- 兒子隔天帶女友回家,她從冰箱端出那盅剩菜:「這是驗收用的。」女友吃到偷偷掉眼淚,因為那味道像童年走失的慈母懷抱 —— 陰陽被味線縫成一個圓。
巨蟹媽語錄:「拜拜不是結束,是把思念轉帳給明天。」
當她年紀更長,兒女已經學會在客人面前炫耀:「我媽是靈界五星主廚。」她笑著糾正:「我只是月亮的廚房小幫手。」 但其實,每個在深夜偷吃剩菜的人,都聽見她沒說出口的那句:「祖先,您也別餓著;凡間,我們慢慢走。」
於是,每年農曆七月,整棟公寓都飄著自己的家鄉味。在巨蟹媽的世界裡,人間與冥界之間,原來只差一匙熱湯的距離。 蒸氣上升,月亮低頭,所有想念都有了形狀,而蝸居台北 16 樓ulas的小吃香,已經成為祖先們按讚按到手指抽筋的年度盛事 —— 「五星評價,不夠,這是傳承!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