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天蠍「前任封鎖」進階:把共同Spotify歌單也加密

分享
2025-09-09

為什麼天蠍連歌單都要封鎖?從佔有慾到控制慾的情感解剖

「歌單是靈魂的指紋」——對天蠍來說,這句話一點都不誇張。

天蠍座的佔有慾並非說說而已,它像地下水脈,靜默卻遍布每一寸土壤。當兩人還在一起時,共同Spotify歌單是**「我們」的象徵:背景音樂是那晚在台北橋下看煙火的《I Love You 3000》、馬路旁吵架後和解的《玻璃心》、還有你最討厭他循環播放的《晚安洛伊》。這些旋律不只是聲音,更是情感晶體**,每顆音符都凝結了氣味、觸感與體溫。

一旦關係破裂,天蠍會經歷「情緒核分裂」:

  • 否認期:深夜偷偷點進歌單,把播放模式改成隨機,假裝「只是歌好听」。
  • 憤怒期:看見對方新增甜蜜新歌,瞬間把音量鍵當成武器,恨不能一鍵刪除對方世界。
  • 協商期:忍不住私訊「可以把我們的歌還給我嗎?」,下一秒又後悔,因為自尊不允許。
  • 憂鬱期:反覆聽那首定情曲,把歌詞當通靈板,試圖從貝斯線裡找「他還愛我」的密碼。
  • 接受期:終於承認,回憶是燙手山芋,封存才是最好的復仇。

於是「歌單加密」成了終極儀式:既是佔有慾的最後堡壘,也是控制慾的新型態——我得不到你的人,至少讓演算法再也無法把你推薦給我。這並非小題大作,而是天蠍防禦機制的進化:與其讓傷口反覆被旋律撕開,不如主動把鑰匙扔進馬桶沖掉,讓這段關係徹底沉入太平洋。

加密實戰:三步驟讓共同回憶變成數位遺跡

  1. 開啟Spotify桌面版,對原名稱按右鍵【建立類似播放清單】,系統會自動產生副本。
  2. 把副本名稱改為只有自己看得懂的暗號,例如「🪤PB-1995-Δ」——PB代表Poisonous Baby,1995是你們第一次見面年份,Δ則是化學毒素三角形
  3. 原始歌單則取消按讚+移除收藏,讓它在宇宙裡徹底失重,不再出現於「你的音樂庫」。

很多人不知道,Spotify的協作播放清單就算把對方踢出,只要原始連結還在,對方仍可透過URL查看更新。

  • 進入副本歌單→點選【邀請協作者】→【關閉連結】→刪除所有曾邀請的Email
  • 手機版長按封面→選擇【從你的音樂庫移除】,確保自己不會手殘點開。
  • 使用第三方服務Spotify Dedup,把重複歌曲清掉,象徵性刪減回憶
  • 把歌單設為私密,封面換成全黑圖片(RGB 0,0,0),名稱改成**「.」**,讓它在列表裡隱形。
  • 最後,把帳號密碼交給最信任的朋友保管三個月,強迫失聯;天蠍需要一堵人為防火牆,阻擋自己半夜情緒潛水。

這套流程不只是技術防呆,更是一場數位時代的巫術:你把回憶關進黑盒子,讓時間幫你風乾,直到某天意外播放,發現旋律依舊,心卻不再潰堤——這才叫加密真正的意義

療癒番外:當好友也愛同一首歌——社交斷捨離的蝴蝶效應

最尷尬的並不是與前任共享歌單,而是當朋友也在同一首歌底下打卡。

天蠍的社交圈通常重質不重量,一旦決定「封鎖」,連社交能量都要重新洗牌。你可能遇過以下地獄場景:

週五晚上,你終於鼓起勇氣進酒吧放風,結果店家音響傳來**《形同陌路》——正是你和前任的「專屬鬧鐘」。你才剛想逃,就發現閨蜜在IG限動標記你**:「這不是妳的招牌歌嗎?」

此時天蠍的大腦會瞬間當機重啟

  • 防衛模式:冷笑回應「早就不聽了」,回家立刻把這位朋友降級為「點頭之交」
  • 內爆模式:表面淡定,內心卻把這首歌從脊髓挖出,反芻每一句歌詞,失眠到凌晨四點。
  • 奪回模式:把歌曲重新填詞,用GarageBand錄製復仇版Cover,上傳到私密SoundCloud,只讓自己聽,象徵「奪回詮釋權」。

這種社交斷捨離的蝴蝶效應,可能讓你短期內對「共享音樂」過敏,甚至拒絕參加任何KTV聚會。心理學稱之為**「觸發迴避」(trigger avoidance),過度使用會讓人際網絡萎縮**。建議天蠍們設立「過渡歌單」

  1. 挑10首完全中性、無情感連結的新歌,例如Lo-fi純音樂或白噪音。
  2. 強迫自己連續21天在通勤、運動、煮飯時播放,讓大腦建立新的獎賞路徑
  3. 21天後,邀請一位安全好友共同新增歌曲,象徵把「共享」重新去污名化

記得:真正的封存不是燒毀,而是把鑰匙交給未來更強大的自己。當你某天能心平氣和地把那首「定情曲」介紹給新朋友,就代表你已經從加密畢業,升級成情緒自由的牧羊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