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魔羯退休計算機:30歲就排60歲的收支表,土象星座的極致理財範本
魔羯座為什麼需要專屬退休計算機?
魔羯的骨子裡住著一位老靈魂,他們在30歲就把60歲的皺紋都想好了。
安全感對魔羯而言不是口號,而是賬本上的數字。當別人還在追「財富自由」的模糊概念時,魔羯已經把自由切成一格格可量化的收支表:幾歲買房、幾歲存到第一桶金、幾歲可以讓老闆的臉色不再是人生重點。
這份「魔羯退休計算機」因此誕生——它不只是Excel,而是一套把焦慮轉成現金流的系統。
- 第一層:國民年金、勞保、勞退,先盤點強制儲蓄。
- 第二層:ETF、REITs,讓錢在睡眠時也能打卡上班。
- 第三層:副業與斜槓,把土象的耐力兌換成多元收入。
目標只有一個:60歲打開存摺,看到的不只是數字,而是30歲那個熬夜做表的自己的倒影。
30歲收支表起手式:先把錢分流,再談投資
強迫療法:薪資入帳當下立刻拆成四塊蛋糕,絕不可讓錢在同一個戶頭過夜。
- 生活費 50%:房租、交通、伙食,嚴守上限。
- 短期儲蓄 15%:一年內會用到的錢,如保險、旅遊、紅包。
- 退休帳戶 25%:直接轉到「看得見摸不到」的子帳,最好需要臨櫃才能領。
- 成長基金 10%:買書、線上課程、證照,回頭加薪的ROI最高。
工具推薦:
- 臺灣銀行「數位子帳」可一次開10個帳戶,命名「60歲的我」讓罪惡感幫你存錢。
- 善用
IF
函數:Excel設定「若本月超支,則下月娛樂預算自動歸零」,用系統代替意志力。
小提醒:土象星座常落入「過度節儉」陷阱,記得在第四塊蛋糕裡留一點「快樂預算」,否則60歲有錢卻沒有回憶,同樣是失敗。
60歲現金流預估:把模糊的老後,翻譯成具體數字
魔羯愛算術,我們就給他一條務實公式:
退休所需本金 = (退休月花費 × 12 × 預估年數) ÷ 4%
- 退休月花費:今後幣值5萬元,再抓2%年通膨,30年後約9萬元。
- 預估年數:衛福部公布國人平均餘命80歲,但魔羯個性保守,建議算到90歲,也就是30年。
- 4%:源自「Trinity Study」的提領率,代表資產每年增值至少4%即可永動。
帶入公式:(9萬 × 12 × 30) ÷ 4% = 8,100萬元。
看到這邊別昏倒,數字看似巨大,但透過「時間複利+多重收入」可大幅降壓。
範例試算:
- 30歲起每月投入2.5萬元到年化7%的ETF,30年後可滾出約3,040萬。
- 勞退+勞保合計可領1,200萬。
- 房地產出售或出租挹注1,000萬。 缺口僅剩1,860萬,再靠副業或延後退休5年即可達標,瞬間從「遙不可及」變成「跳起來就搆到」。
ETF、保險、房產,魔羯的三足鼎立配置
1) ETF:核心衛星法
- 核心50%:0050、VTI 等全市場指數,低買高抱。
- 衛星30%:00878、00919等高股息,創造退休後現金流。
- 衛星20%:QQQ或科技股,放大成長,但停利點嚴格設20%。
2) 保險:風險的防火牆
- 醫療險:實支實付至少兩家,避免因病賣資產。
- 長照險:一次給付型,魔羯最怕失智拖累家人。
- 年金險:補足4%提領外的基礎現金,確保「鐵飯碗」意義的被動收入。
3) 房產:土象的安心錨
- 自住一間,無債最好;投資一套,地點重於裝潢,鎖定「學區+捷運+醫院」三要素。
- 以房養老尚未普及,可規劃退休後出租自住大屋,再換小宅,創造價差。
魔羯常犯「過度槓桿」的毛病,把房貸拉到極限導致現金乾涸;建議房貸支出不要超過家庭月收入30%,留下容錯空間,複利才能長出呼吸。
心理學加持:把遠程目標變成每天可打卡的小確幸
行為經濟學提出「誘因捆綁」(Temptation Bundling)概念:把喜歡的事與應做卻痛苦的事綁定。
- 下班追劇只能在家用跑步機上看,一週累積20公里,就把該月娛樂預算+5%。
- 每達成年化7%的報酬目標,就從成長基金撥3,000元米其林犒賞自己,讓大腦記住「存錢=快樂」。
再完美的計算機也會因人情怠惰而破功。魔羯擅長KPI,就給自己設立「年度財務OKR」:
- O:30年後擁有8,100萬退休金
- KR1:2025年ETF股息達10萬元
- KR2:副業收入占總所得15%
- KR3:健身維持BMI<24,減少未來醫療支出
把收支表貼在衣櫥門片,每天穿衣都能瞄見進度;當複利曲線與體重曲線同時下降、上升,你會發現自律不再是壓抑,而是對未來自己的浪漫情書。60歲的早晨,你在阿爾卑斯山山腳打開筆電,收支表早已達標,這才懂:原來魔羯的終極浪漫,叫「說到做到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