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雙魽RainyDay歌單:分貝越濕浪漫越閃
為什麼雨天特別適合聽雙魽?
雙魽(주니or Juny)的音樂有種獨特的濕潤感,像雨滴輕輕敲打心靈的節奏。他們的歌曲往往帶有:
- 清脆感:主唱的嗓音具有透明質地,完美模擬雨滴落下的瞬間
- 紋理感:編曲常使用類比合成器音色,創造出水氣瀰漫的空間感
- 留白美學:適當的靜默與延音,就像雨停時的片刻寧靜
製作人曾透露《Rainy Season》錄製時特意在錄音棚灑水,只為捕捉最真實的雨天氣場
從音樂心理學來看,這種「聲景設計」恰好符合人類對雨天舒壓聲響的本能偏好,特別是雙魽擅長的lo-fi beats與爵士鋼琴段落,能同步激活大腦的愉悅中樞。
必收雨天文學三部曲
1. 《Umbrella》(2023發行)
採用罕見的6/8拍藍調節奏,模仿雨滴不規則落下的韻律。歌詞暗藏彩蛋:每段主歌最後字尾都押韓語的「-비」(雨)發音。
2. 《Drizzle》
這首隱藏神曲只用三件樂器:
- 老式電鋼琴(Rhodes Piano)
- 玻璃瓶打擊樂
- 延遲效果處理的人聲哼唱
3. 《Puddles》
長達1分30秒的前奏是實地錄製的街頭雨聲,根據使用者回報,在真正下雨時播放會有神奇的聲場疊加現象。
建議搭配:收聽時關閉空調,開窗讓自然雨聲參與混音
進階聽法:濕度分級歌單
根據韓國氣象廳數據,雙魽歌曲與不同降雨強度有驚人契合度:
降雨類型 | 建議曲目 | 科學依據 |
---|---|---|
毛毛雨 | 《Mist》 | 歌曲BPM=72,等同舒緩散步心跳 |
豪大雨 | 《Downpour》 | 副歌突然升Key模擬雨勢增強 |
雷陣雨 | 《Thunder_remix》 | 刻意失真的低音線重現雷鳴頻率 |
進階技巧:當相對濕度>80%時,優先播放帶有黑膠爆裂聲的版本,這種聲學錯覺會讓大腦自動補完雨滴落地的細節。
雨聲協作曲製作秘辛
雙魽在2022年與聲學實驗室合作,開發出專屬的水文采樣技術:
-
材料選擇:
- 收集12種材質容器(陶罐/玻璃/不鏽鋼等)的接雨聲
- 用加速度感應器分析不同落差的撞擊數據
-
節奏演算:
// 雨量參數公式 bpm = 60 + (降水量 * 0.5)
-
心理聲學處理:
- 3kHz以上頻率輕微提升(模仿人耳在潮濕環境的聽覺補償)
- 每20秒插入0.3秒白噪聲(喚醒注意力)
這些技術後來成為《Hydrophonia》專輯的基礎,該專輯在蔚山暴雨期間錄製,封面包裝內含真正的雨水標本。
實測:雨天播放器的玄學設定
資深樂迷開發出微氣候播放法,關鍵在設備調整:
-
耳機選擇:
- 開放式耳機(如Koss Porta Pro)讓環境音自然滲入
- 阻抗控制在32Ω以下,避免過度隔絕雨聲
-
EQ設定:
80Hz: +1.5dB(補足雨聲衰減的低頻) 2.5kHz: -2dB(軟化刺耳頻段)
-
擺位技巧: 將藍牙喇叭放在窗前45度角,形成聲學反射雨簾。實測顯示這會讓《After Rain》的殘響時間延長17%。
警告:梅雨季連續播放超過3小時可能引發強烈懷舊情緒,建議備用紙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