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員中心
文章
算命
討論區
main article image

水瓶NFT踩雷:被當韭菜割幾次才學乖?

分享
2025-09-13

水瓶座的NFT初體驗:從Cyber Dolphin到Gas War煉獄

水瓶座號稱是十二星座裡的「未來實驗室」,只要跟科技、前衛、去中心化三個關鍵字沾邊,他們就會像貓聞到貓薄荷一樣無法自拔。

2021 年秋天,台北東區某一間只能容納八張工作桌的共同空間裡,我——一個太陽水瓶、上升雙子、月亮射手的「幣圈原生」——第一次聽到朋友興奮地炫耀:「我搶到 3 張 Cyber Dolphin!地板價已經翻 6 倍!」

當時我對 NFT 的理解還停留在「很貴的 JPG」,但水瓶基因裡那股「不想輸給未來」的躁動感,讓我在 48 小時內完成以下魔幻流程:

  1. 下載 Metamask 錢包(完全不管助記詞存在哪裡)
  2. 在 MAX 交易所刷卡買了 1 顆以太幣,手續費 3.5%
  3. 加入 Discord「ㄉ一ㄠˊ團」群組,暱稱改好、表情符號刷好刷滿
  4. 把以太幣轉到鏈上,然後看著 Gas Fee 從 30 gwei 飆到 300 gwei,還是硬著頭皮 Mint

結果?我花 0.08 E 鑄造,外加 0.05 E 的手續費,總成本差不多是當時一個新鮮人月薪。項目方承諾的「3D 海豚模型空投」在兩週後變成「2D 貼圖」, roadmap 上的「海洋保育 DAO」直接人間蒸發。地板價從 0.08 E 掉到 0.008 E,只用了一個週末。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到「被割韭菜」四個字的重量,也是水瓶座「理性腦」與「實驗魂」正式開打的起點。

屢割不爽?水瓶的第二次、第三次NFT修羅場

水瓶座有個壞習慣:把「失敗」當作「數據收集」

第一次踩雷後,我沒有逃離幣圈,反而化身為「鏈上考古學家」。我把項目方錢包地址貼上 Etherscan,發現他們在 Mint 結束那一刻就把 800 顆 ETH 拆成 20 份轉進 Binance;我把 Discord 截圖存成 PDF,投稿到五個 YouTube 頻道爆料;我甚至用 Notion 建立了一個「NFT 詐騙資料庫」,欄位包含:匿名團隊比例、路線圖詞頻、白名單抽獎方式、有無 KYC……自以為煉成「避雷金鐘罩」,結果第二顆雷來得又猛又快。

2 月農曆年前,我被「Matrix Cat」這款主打「東方賽博貓」項目吸住,原因無他:他們找來吳慷仁拍宣傳片,還把 NFT 做成紅包抽獎。水瓶的「支持國產」天性+過年賭性,我一次掃了 10 張,平均 0.12 E。開圖當天,我抽到「隱藏款 108 號」,群組歡聲雷動,地板價衝到 0.3 E。我沒賣,因為我相信「貓宇宙的治理代幣」會讓我財富自由。三天後,智能合約出現「漏洞」——團隊說要「升級」所以手動轉移了 2,000 顆 ETH,社群管理員全數潛水。我的「隱藏款」價格從 0.3 E 跳水到 0.01 E,相當於把年終獎金直接丟進馬桶。

第三次踩雷更離譜:我在 Twitter 看到「Women Ape Yacht Club」標榜「賦能女性、對抗父權」,還請來「偽裝成國際 NGO」的基金會背書。水瓶的社會革命魂再度被點燃,我一次買了 5 張,結果開圖後發現所有圖層都是盜用「無版權免費素材」,項目方在收款後直接鎖 Discord。我終於承認:「好奇實驗室」再厲害,也敵不過人性的貪婪劇本。

韭菜自救手冊:水瓶座的10步NFT避雷SOP

連續三次被割,我痛定思痛,把「科學家精神」用在「不被割」而非「找下一個 100x」。下列 10 步 SOP,融入水瓶「理性+叛逆」雙重天性,專治 FOMO、FUD 與過度樂觀

1. 團隊背景「人肉搜索」

  • 用 Google 圖片反搜大頭照,抓到「素人圖庫模特」先扣 20 分
  • 查 LinkedIn 履歷,若出現「前阿里巴巴區塊鏈顧問」卻無具體職稱,直接跳過

2. 社群熱度「冷讀術」

  • 在 Discord 連續潛水 48 小時,記錄「真人聊項目」vs「貼圖洗頻」比例,若後者 > 70%,警報

3. 經濟模型「試算表」

  • 用 Excel 拉出「地板價-總供給-版稅-版稅流向」四象限,確保項目方光靠版稅就能活下去,降低跑路誘因

4. 合約審計「至少一次」

  • 沒有公開審計報告?直接刷掉。審計公司還要再查是否「互洗聲譽」

5. 代幣經濟「通膨率」

  • 若後續能無限鑄造「功能代幣」、宣稱「質押年華率 800%」,先行假設它是龐氏

6. 路線圖「時間鎖」

  • 把官方 Roadmap 複製進 Notion,設定提醒,若季度承諾逾期兩週仍未兑现,立即賣出

7. 錢包「部位上限」

  • 單項目投入不超過總加密資產 5%,且以太幣要留 20% 當 Gas 口糧

8. 停損「機械化」

  • 地板價跌破成本 30% 砍掉一半;跌破 50% 全清,不凹單、不加倉

9. 情緒「外部警鈴」

  • 當你開始幻想「財富自由後要買信義區豪宅」,立刻把錢包轉進冷錢包冷卻 24h

10. 社群「反向指標」

  • 若朋友群組突然出現「我媽也問 NFT 是什麼」的長輩貼圖,代表擊鼓傳花快到尾聲

記住:在水瓶座的世界裡,「犯錯」不是問題,「在同一坑跌倒三次」才是恥辱。

從韭菜到節點:水瓶進化的下一階段

1. 知識變現: 我把 10 步 SOP 整理成 30 頁的 PDF《NFT 避雷懶人包》,最初只是丟進朋友圈,結果被動累積 1,200 次下載。後來我用「按讚+留言錢包地址」當門檻,發行 500 顆「Aquarius Shield」POAP(出席證明),想不到在二級市場被炒到 0.04 E。韭菜的傷疤,最終成了 NFT 世界的「信譽簽證」。

2. 工具賦能: 工程背景的水瓶朋友看我崩潰,乾脆做了「DropWatch」機器人——自動爬官方合約、Discord、Twitter,出現「刪文、解除標註、延遲里程碑」就即時推播。我們把機器人做成 SaaS,每月收 0.01 E 訂閱費,目前 300 名用戶,穩定現金流足以抵銷我前三次虧損的 30%。

3. 社群共學: 水瓶座最怕「無聊」,我創立「Rekt Waterclub」DAO,限定「曾經被割>0.05 E」的錢包才能加入。每週線上圓桌,把最新騙術拆解成「劇本→誘因→逃生口」三幕結構,再用「共寫治理」方式產出研究報告。最新一份《可公開的內部報告》被台灣區塊鏈媒體引用,間接擋住至少 5 個山寨項目來台募資。

心得:當你不再把「韭菜」當身份,而是當「養分」時,雷就不再是雷,而是讓你發芽的春雷。

給還在場內的水瓶:好奇可以,但記得戴頭盔

NFT 市場正在經歷「去泡沫化」的熊市,媒體熱度驟降、藍籌地板價腰斬,但詐騙並未消失,反而轉向「冷刀模式」:更低的 Gas、更長的期數、更深的社群滲透。對水瓶座而言,這反而是「低調實驗」的絕佳時機——只要你能戰勝內在的 FOMO 與「改革使命感」。

三條「生存者公約」送給同為水瓶的探險家:

  1. 把「投資」與「支持」拆帳

    • 想支持藝術家?直接用法幣贊助,把 NFT 當收藏紀念
    • 想投資報酬?那就冷酷計算「未來現金流」與「流動性」,別混為一談
  2. 建立「情緒熔斷」機制

    • 設定「單日最大虧損額」,超過就關電腦去河濱騎 YouBike
    • 用「非理性指數」0~10 自評,>7 就強制轉移錢包控制權給信賴朋友
  3. 把「未來學」留給未來,先練好「現金流學」

    • 再偉大的去中心化願景,都擋不住「沒錢吃飯」的現實
    • 給自己 6 個月生活費當「宇宙能量槽」,才撐得過下一輪牛市

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說:「Don't trust, verify.」 水瓶座的終極優勢,就是樂於 verify、敢於質疑,又不怕犯錯。只要記得「戴頭盔、繫安全帶、留逃生梯」,這片名為 NFT 的黑暗森林,終將成為你提煉創意、疊加影響力的遊樂場。

最後,用一句水瓶式結語互勉:

「寧願被當偏執狂,也不願在平庸裡安全老去。」——但請把這份偏執,建立在可計算的風控之上。願我們都能在鏈上留下驕傲的座標,而非乾癟的韭菜碎屑。宇宙很大,別讓一張 JPG 定義你的格局;你的實驗,才正要開始。

立即加入會員,享有每日推送運勢服務!
line_icon馬上加入會員,免費試用
fb_iconFacebook
ig_icon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