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獅子自拍補光:幾盞燈才稱王?
為什麼獅子座自拍總感覺「光不夠王」?
獅子座天生需要舞台感,手機前的小光圈常讓他們覺得「氣場被吃掉」。問題不在臉,而在光的方向與數量。
- 單點光源:鼻影過重,霸氣變「凶氣」
- 頂光:額頭高光,髮際線撤退,王者變「撤退者」
- 背光:輪廓雖美,但臉黑掉,粉絲以為你逃避人群
獅子要的是「被看見」,不是「被猜測」。
因此,自拍前請先回答:你想讓人看到什麼? 是銳利眼神、立體輪廓,還是溫柔卻又無法忽視的存在感?答案不同,燈具數量與角度就會翻盤。
一盞燈也能稱王:獅子座專屬「單燈哲學」
如果今天只能帶一盞燈出門,獅子座請選擇可調色溫 3200K-5600K 的 LED 環形燈,直徑至少 12 吋,因為:
- 環形反光能在瞳孔裡製造「皇冠形 catchlight」,讓人一眼看見你的靈魂火焰。
- 正中補光抵消手機廣角產生的「臉垮」陰影,維持皇族的緊緻線條。
- 可拆卸手把讓你在咖啡廳自拍時,不必麻煩店員,依舊維持「我掌控全場」的優雅。
色溫設定小技巧:
- 白天窗前:調 4800K,與自然光混和,皮膚呈現霸氣奶霜光。
- 夜晚室內:調 3200K,搭配昏黃壁燈,暖金光芒讓你像走出史詩的獅子王。
記得把燈架在略高於眼平線 15°,既能收雙下巴,又不會出現「惡鬼打光」的可怕鼻下陰影。
兩盞燈進階:讓鬃毛自帶逆光特效
當獅子座開始經營 IG Reels 或 TikTok 短影音,單燈已無法滿足「動態鬃毛」的戲劇張力;此時你需要第二盞燈擔任「輪廓光」。
配置方式:
- 主燈(環形燈)維持正面 45°,高於眼平 15°
- 輔燈(小型 Led 棒燈或冰燈)置於後方 45°,亮度調低至 30%,色溫比主燈高 500K,創造冷暖對比
效果:
- 髮絲邊緣出現金橙色光暈,像夕陽灑在草原獅鬃上
- 肩膀與側臉的高邊緣光能讓你在滑手機的 0.3 秒內抓住陌生觀眾注意力
小提醒:輔燈務必加柔光罩,否則「光暈」變「光刺」,鬃毛變鋼絲,霸氣瞬間廉價。
若場地狹小,可把輔燈對準白色牆壁做跳燈,一樣能產生天然邊緣光,同時節省空間與預算。
三盞燈封王:背景也要聽本王指揮
當獅子座宣布「我要拍形象照」或「直播帶貨」時,第三盞燈負責背景,徹底隔離路人雜物,創造無限延伸的王座空間。
經典三燈陣型:
- 主燈:環形燈,正面補臉
- 輪廓燈:棒燈,側後勾邊
- 背景燈:可調光束角的聚光燈(或桌燈+錫紙 DIY),打亮後方 1/3 面積,光斑直徑約 60 cm
背景燈玩法:
- 純色牆面:用藍色或紫羅蘭色凝膠片,瞬間有**「王室深夜審議」**的冷峻神秘感
- 書櫃/擺設:把燈打向上角 30°,讓光束掠過物件,產生博物館洗牆效果,暗示文化底蘊
色溫配置口訣:
主暖輔冷背景玩,即主燈暖、輪廓冷、背景自由換。
這樣觀眾視線會先被暖膚色吸引(你),再被冷邊光定格(記憶點),最後被背景營造的情境說服(品牌故事)。三層敘事,一秒封神。
超規模四盞以上:小心變「燈具展示秀」
獅子座聽到「四盞燈」常兩眼發光,但要留意光源過多導致「疊影地獄」;臉上出現多重鼻影,看起來像在迪斯可球下自拍,皇族氣場瞬間崩壞。
若真要升級,請遵循「一燈一功能」原則:
- 第四盞:地面低角度腳燈,亮度 10%,色溫與主燈一致,用來消除法令紋與眼袋陰影;最適合直播賣保養品,近距離也無死角
- 第五盞:天花板頂反燈,打向白色反光板,再漫射到全室,目的是降低整體對比,使相機寬容度不足時,暗部不會死黑
切記:每增加一盞燈,總亮度提高 15% 就要把相機曝光降 1/3 級,否則臉會過曝成「獅子奶油泡」,後製也救不回細節。
最後心法:燈具再多,只要出現「你是誰?」的雜訊,就果斷關掉一盞。真正的王不靠燈光數量壓人,而是靠「知道自己要什麼」**的篤定,讓每一道光都服膺你的氣場。
手機模式與後製:把「王」字刻在像素裡
硬體到位後,軟體決定你是國王還是路人。獅子座自拍請優先開啟「人像模式」或「電影級模式」,利用景深模擬把背景奶油化,讓雜亂場景失焦,你的臉就成為唯一焦點。
色調後製建議:
- 基礎曝光:+0.3EV,保留眼神光又不過曝
- 色溫:若現場混光嚴重,手動鎖定 5200K,統一光源
- 膚色:HSL 把橙色飽和度 −15、明度 +10,皮膚立即獅絨級細緻;切記別過頭,否則變塑膠玩偶
最後一擊──加光斑: 在Lightroom或VSCO裡用「霧化 + 光源工具」於髮絲高光處輕點兩下,模擬陽光穿鬃毛的微粒,完成「封王簽名」。
輸出前,把照片轉成黑白檢查一次;若仍能分辨五官高低光,代表立體感及格,彩色版就能直接上傳收讚。
記得加上一句獅子座專屬 hashtag:#光為我而生 #獅子不需要濾鏡只需要聚光燈,讓演算法也臣服於你的光芒。